武大发现SARS冠状病毒致命点 为筛选新药奠基础
|
时间:2009-02-17 16:24:17 来源: 作者: |
|
中新社武汉二月十六日电(艾启平王怀民)经过近六年努力,武汉大学科研人员近日发现了SARS冠状病毒致命点,是一组叫“非结构蛋白nsp14”的基因编码。研究人员表示,此次重要发现可为筛选抗击SARS病毒药物奠定基础,进而研发成小分子药物。
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是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德银教授与其博士生陈宇,共同作者还包括该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代病毒中心主任田波等。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权威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二00三年SARS疫情发生后,医学界确认了SARS致病的冠状病毒,但病毒是如何生存与大量繁殖的,却一直没有弄清。而这一问题对预防SARS疾病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对SARS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SARS病毒的发生特点和致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专家认为,SARS病毒虽然已得到控制,但自然界野生动物群体中还存在SARS样冠状病毒,SARS病毒再次爆发的危险依然存在。
据介绍,SARS病毒是现在发现的最大的RNA(核糖核酸)病毒,也就是生命基因靠RNA传递。武汉大学生科院研究组选择冠状病毒特有的多个RNA加工酶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酵母菌系统的功能筛选和体外生物化学分析,发现SARS病毒基因组1b区编码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p14”同时具有两种RNA加工酶活性,并使用SARS病毒复制子系统证明这些酶活性是SARS病毒基因组复制必需的。
参与攻关的科研人员陈宇解释,“非结构蛋白nsp14”为病毒遗传信息“乔装打扮”,让免疫系统识别不出,不知不觉中将大量病毒送入了要袭击的地方,并为病毒传递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它还是将其基因变成病毒生病蛋白的核心,没有这组编码,再多基因也变不成病毒。郭德银教授则表示,可通过这个系统,找出某种对SARS病毒这一功能有害、但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进而研发成小分子药物。
据了解,二00一年,武汉大学田波院士以前瞻性的眼光提出重视新发、突发重大病毒性疾病研究,在该校生科院建立了武汉大学现代病毒中心和当时全国高校唯一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使该校在SARS病毒研究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