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 肺结节鉴别诊断多中心临床研究"第一期项目中共积累临床病例近90例,其中80%以上病例有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其他病例以随访的形式加以证实。经过对获得的临床病例进行随机排序,盲法阅片(见图1)和数据分析后,参加单位分别在欧洲核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SCI文章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不同学术内容文章15篇;三个单位分获省、自治区科研成果奖。通过 "PET/CT 肺结节鉴别诊断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第一期研究,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18F-FLT在肺肿瘤诊断中视觉和定量评判指标。提出了18F-FDG和18F-FLT比值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规范了18F-FLT合成中前体准备、合成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并首次建立了"PET/CT 18F-FDG和18F-FLT双示踪剂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参考标准"。在第一期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第二期研究继续收集病例近300例。其中90%以上的病例具有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其他病例以随访的形式加以证实。按照"PET/CT 肺结节鉴别诊断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组计划,二期多中心研究阅片将PET/CT单位分成南、北两组(分别见图2、图3),北方组由解放军总医院田嘉禾教授主持,南方组由广州医学院第一医院陈萍主任主持,分别对相同的300例临床病例进行随机排序、盲法阅片。项目组在分组阅片结束后进行揭盲,并且对特殊病例进行认真讨论。目前,"PET/CT 肺结节鉴别诊断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第二期研究已经进入数据分析和临床总结阶段。
"PET/CT 肺结节鉴别诊断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是我国首次系统组织的多示踪剂、多中心参与的PET/CT临床诊断研究项目。参加项目的单位4年半以来在完成各自繁重的日常临床任务前提下,克服时间紧、资金缺、药物标记率不理想等困难,按照预定时间完满完成了计划。项目组对PET/CT双示踪剂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该项目为今后进行PET/CT临床应用多中心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国内扩大正电子药物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为推动规模化PET/CT临床应用和加速培养PET/CT临床应用人才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为我国核医学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工作开展做了前期准备。
图1 参加 "PET/CT 肺结节鉴别诊断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第一期集中阅片人员合影
图2 参加 "PET/CT 肺结节鉴别诊断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第二期集中阅片北方组人员合影
图3 参加 "PET/CT 肺结节鉴别诊断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第二期集中阅片南方组人员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