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儿童精神学组主任委员郑毅在昨天举行的儿童多动症规范诊疗研讨会介绍说,儿童多动症不但是一种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困扰的疾病,而且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对1292名违法犯罪的少年的调查,发现978名学龄期曾被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75.53%,从而提示患儿童多动症后易发生生理多态品行障碍甚至违法犯罪。
自控能力差易诱发犯罪
据介绍,由于患多动症的未成年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常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犯罪,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其反复、多次作案现象突出。法官在审案时发现,部分未成年人反复而持续地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进而引发犯罪,甚至有的未成年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仍实施犯罪。多动症往往导致未成年人情绪不稳定,做事不考虑后果,在实施暴力犯罪中,大多造成被害人重伤的恶果。而这些被告人犯罪类型集中,其中盗窃、故意伤害案件占较大比重。另外,患有多动症的未成年人往往性格孤僻,缺少与家长、老师交流,不利于法官开展回访帮教活动。
郑毅教授解释说,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往往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根据国内流行病学调研,我国学龄儿童ADHD患病率是4.31%~5.83%,这意味着中国有近2000万儿童患多动症,其中50%-60%患儿的症状会持续到成人甚至终身。有数据表明,如果儿童多动症没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治,到成年期75%患者至少患心境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中的一种,33%患者有两种以上共患病。
怎么判断孩子患多动症
目前国内诊断儿童多动症仍然主要靠心理学手段,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专家介绍,当与大多数同龄儿童相比,孩子的行为更为频繁地符合14条中的8项,并持续6个月的,就可以诊断具有注意缺乏多动障碍。
比如手或脚不停地动,或在座位上扭动(少年为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即使必须坐好,也很难静坐在座位上;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在集体活动或游戏时,不能耐心地等待轮转;别人问话尚未结束,便立即抢着回答;不按他人指示做事情(并非故意违抗或不理解);在做功课或玩耍时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一件事尚未做完,又做其他事情。有始无终;不能安安静静地玩耍;说话太多;常常打断他人的活动或干扰他人学习、工作;别人对他说话,他往往没有听进去;学习时的必需物品,如书本、作业本、铅笔等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往往不顾可能发生的后果参加危险活动,例如,不加观察便跑到马路当中。
诊治最佳途径是医教结合
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王从春强调,教育部门应和医疗部门协同工作,共同摸索出更广泛的、更行之有效的医教结合的模式。
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金星明表示,“医教”协作至少包含:医生治疗多动症的核心症状,矫正不良行为;学校对患儿进行随访,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等轻松的方式进行;教育普通公众,提升全社会对多动症的认知。早报记者 李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