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腰痛(LBP)在全世界内发病率很高,社会经济支出高,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有大部分问题尚待解决。椎间盘退变(DD)被认为是引起 LBP 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在 MRI T2 序列表现为「黑间盘」。但在无症状患者中也会发现「黑间盘」及其他退变表型,因此需要找寻一种与腰痛特异性相关的腰椎退变表型。
Modic 变(MC)是近终板椎体内骨髓在 MRI 上的影像改变,MC 与腰痛相关,但也有反对意见:MC 与腰痛无关。MC 有三种分型:Ⅰ型为纤维环有破坏和裂隙,随着血管肉芽组织的长入,在 MRI 上终板呈现 T1 低信号 T2 高信号,表明骨髓水肿;Ⅱ型为脂肪组织所替代,T1、T2 序列均表现为高信号;Ⅲ型为终板软骨的硬化,T1、T2 像均表现为低信号。
以往研究表明,Ⅰ型与Ⅱ型 MC 或Ⅱ型与Ⅲ型 MC,会在相邻终板同时存在(Ⅰ/Ⅱ型或Ⅱ/Ⅲ型),Ⅰ型 MC 与 LBP 相关性最为密切。研究还发现,MC 与 DD 及椎间盘突出呈相关性,尤其以Ⅰ型 MC 的相关性最强。MRI 上其他表型如许莫氏结节(SN)也可能与 DD 及腰椎间盘突出相关,但并未经证实。MC 一般出现在下腰椎(腰 4 - 骶 1),但以往研究对其表型在大小、高度等方面未做出精确描述,而且样本量均较小。
来自芬兰奥卢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者,共同进行了一项基于大样本的椎间盘退变的队列横断面研究,提示Ⅰ型 MC 与椎间盘突出及退变具有强相关性,文章于近期发表在 Spine J 上。
该研究纳入 1546 名中国南方志愿者,腰椎 MRI 在 3T 扫描仪上观察 T1 水平轴位及 T2 矢状位,并做出评估。MRI 上将腰 1 - 腰 4 命名为上腰椎,腰 4 - 骶 1 为下腰椎,MC 分为Ⅰ型、Ⅰ/Ⅱ型、Ⅱ型、Ⅱ/Ⅲ型、Ⅲ型(图 1);矢状位上将椎体分四个区域评价 MC 高度(图 2);水平位将椎体分 1-9 共九个区域评价 MC 分布宽度(图 3),仅在一个断层上出现的非常小的 MC 被排除。
图 1 A:ModicⅠ型在 TI 上为低信号;B:ModicⅠ型在 T2 上为高信号;C:ModicⅡ型在 TI 上为高信号;ModicⅡ型在 T2 上亦为高信号;E:Modic Ⅲ型在 TI 上为低信号;F:Modic Ⅲ型在 T2 上亦为低信号
图 2 MRI 矢状位上将椎体分成 4 个区域,用于评估 Modic 变在矢状位上的高度分布,其中 EP 为终板
图 3 MRI 水平轴位上将椎体近终板处分成 9 个区域,前方(1 - 3 区)、中部(4 - 6 区)、后方(7 - 9),左侧方(1、4、7),右侧方(3、6、9),用于评估 Modic 变在水平位上的分布宽度
同时观察统计椎间盘退变(Pfirrmann1 - 5 级)、椎间盘突出(膨出、突出、挤出)、许莫氏结节。数据处理及赋值方法:MCⅠ/Ⅱ型纳入Ⅰ型,Ⅱ/Ⅲ型纳入Ⅱ型;根据之前报道,将五个椎间盘的 Pfirrmann 分级总和分为:正常(≤ 10 分)、轻度(11 - 14 分)、中度(15 - 17 分)、重度(≥ 18 分);根据 SN 出现在每个受试者 10 个终板上的情况赋值 0 - 10 分。
结果:MC 与年龄具有相关性,高龄者中更容易出现,但与性别无关。MC 总体发生率 21.9%(Ⅰ型 6.3%,Ⅱ型 15.5%),76% 发生于下腰椎,Ⅰ型较Ⅱ型在下腰椎更常见。Ⅰ型 MC 很少单独出现在椎体前方,广泛分布在整个椎体水平轴位,在下腰椎分布的区域要大于上腰椎,且多位于椎体水平位的两侧(图 3 的 1、4、7 和 3、6、9 区内)。MRI 矢状位上,34.3% 的 MC 分布超过椎体 25% 的高度,Ⅰ型较Ⅱ型 MC 在矢状位的分布更高,与其出现在上、下腰椎无关,一般在水平轴位分布越宽的Ⅰ型 MC 其在矢状位就越高。该研究同时发现 MC 与 DD 有相关性(图 4)。
图 4 MC 发病率与 DD 的分级情况。「TypeⅠ」包括Ⅰ型与 I/II 型 MC;「Type II」包括 II 型与 II/III 型 MC。根据 DD 总评分将 DD 分 4 级,正常(≤ 10 分)、轻度(11 - 14 分)、中度 (15 - 17 分)、重度(≥ 18 分)
总体而言,MC 的出现与其同节段发生 SN、DD 及椎间盘突出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 MC 的分布体积越大则相关性就越强。其中Ⅰ型 MC 比Ⅱ型 MC,在 DD 及椎间盘突出方面,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