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建勇 黄勇慧
肝移植手术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介入放射学技术具有微创性以及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优势,在肝移植手术中的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肝移植前的介入放射学应用
虽然在肝移植前,大多采用超声、CT、MRI等无创手段来对肝移植的手术相关因素进行多方面评估,但血管造影术仍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至少在以下情况有必要采用介入放射技术:
在无创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肝动脉存在变异或病变时,由于动脉造影可以准确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局部动脉血供情况,所以仍然是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亦为肝移植手术选取供肝供血动脉提供参考依据。
当无创检查提示腹腔干存在动脉硬化斑块所导致的狭窄时,介入方法不但可以确诊病变,而且可以进行血管腔内成形术,达到恢复肝动脉供血目的。
当患者门静脉主干存在癌栓或其他影响肝移植手术门静脉吻合的病变时,对供体、受体间接门静脉造影可以帮助术者在血流动力学和解剖学上确定受体肠系膜上静脉或其分支与供体肝门静脉作吻合的可行性。
帮助准确判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部位,确定术式[1]。
等待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或受到出血威胁时,经颈静脉门腔分流术(TIPSS)是最有效和可行的介入治疗手段。
近10年来采用TIPSS技术来治疗门静脉高压病例在不断增加,大量的临床经验使其病例选择、围介入治疗处理以及操作技术改进日益完善。特别是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与内镜下微创治疗对比,TIPSS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者,结合费用疗效等多因素综合分析,TIPSS较优越。作为肝移植前的治疗手段,它不会像传统外科手术那样,引起腹腔内粘连和疤痕,也不会影响到进出肝脏的血管,因而不会对肝移植手术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有研究认为TIPS可以改善肝硬化所导致的高血糖症等代谢紊乱情况,纠正腹水,有利患者病情的转归,故部分患者可以在TIPS后推迟肝移植的时间[2,3,4]。还有文献报告TIPS后的肝移植可以获得比没有TIPS更好的临床疗效。
在准备行肝移植的重症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行经皮肝胆道引流术(PTC)或狭窄胆道扩张术,降低黄疸指数可以明显提高肝移植手术的安全性[5]。
二、肝移植后的介入放射学应用
1、动脉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主要包括:动脉狭窄和动脉血栓(HAT)。这两种并发症直接影响肝移植的成败,其发生率大约为2—12%[6]。临床表现为:肝功能衰竭、肝脏梗塞性脓肿、胆汁瘤、胆道狭窄、胆泥综合症等。对于移植后肝动脉血流的监测,使用较多的是多普勒超声。超声检查的优越性在于无创性和可以随时随地检查,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有较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超声诊断HAT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0%和80%左右,而血管造影则有大于96%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因此,血管造影被认为是确诊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的金标准。多数学者主张,在超声提示或临床怀疑动脉并发症时,应立即行动脉造影。而在造影时应先行腹主动脉造影,明确腹腔干有无狭窄,该部位的狭窄往往会被超声检查忽略。在排除腹腔干狭窄后,使用4—5F导管超选择插管十分必要。由于在某一部位的单次血管造影难确切诊断肝动脉血栓的存在,所以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多角度造影[1,7,8,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