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王建波,杨建勇,王子亮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介入科 51008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已证实是治疗中小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有价值的方法,然而,其中远期效果却因高达40%以上病人的再狭窄率而大打折扣[1]。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可以改善由于PTA术中内膜撕脱或PTA后血管的弹性回缩而引起的早期再狭窄,使得PTA后血管腔直径大为增加。然而,这种在急性期获得的较大的管腔内径并不能维持长久,随后在支架植入6个月内由于新内膜的形成及内膜的过度增生而引起的由管腔内径的丧失所致的再狭窄超过50%[2,3]。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由新内膜过度增生所致的晚期再狭窄。
有证据表明炎症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实验性动脉病变后引起的再狭窄中的作用不容忽视[4,5,6]。并且有研究表明,由单纯球囊扩张而去内皮化所引起的浅表损伤与由内支架植入而导致的深部持续性损伤在炎症细胞浸润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在灵长类动物,单纯球囊损伤表现为早期一过性中性粒细胞浸润,散在少许单核巨噬细胞,而对于内支架植入则主要表现为单核巨噬细胞持久积聚达数天甚至数周[7]。这提示针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抗炎治疗有可能对内支架术后再狭窄而非单纯球囊扩张引起的再狭窄起到积极的预防或治疗作用。
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研究活化单核巨噬细胞上清液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探讨血清浓度的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采用甾体类抗炎药地塞米松进行干预,初步探讨抗炎治疗对于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