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介入事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各基层医院相继开展了此项治疗。我院于1997年率先在省内成立第一家介入病区后,走过十年历程。十年中我们在学习北京,上海,合肥等地上级医院及各兄弟医院先进的技术与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认真学习与自我总结,完善了相关的介入操作规范,也积累了一点技巧与经验。现稍做总结以飨读者。
一、Seldinger穿刺法方面
Drisoll于1974年提出了改良法,即用不带针芯的穿刺针直接穿过股动脉前壁。在临床运用中,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前壁穿刺法对于患者来说损伤小,穿刺时间缩短。对于初学者易于掌握,值得使用。另外改良Seldinger穿刺法有一优点在对于穿刺部位的保留,一般来说,我们实际操作中,取右侧股动脉穿刺较为方便顺手,但往往一侧最多只能穿三次便有疤痕组织生成,如何能保留右侧股动脉穿刺点能够多次使用,只有依靠操作经验来注意保留好穿刺部位,以瘦体形股动脉搏动明显者为例,因为体瘦股动脉在体表穿行距离长,第一次的穿刺应在搏动点的最下方进行,第二第三次依次向上,使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法可大大减少疤痕形成,使得穿刺点能够多次使用。
二、超选择方面
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是介入导管技术的核心,没有超选择性插管也就突出不了介入治疗的效果,介入同行均有共识,就是有些靶器官的供血血管多种原因并非想象中容易插入,无形之中增加了操作难度,又没有固定的套用模式,因此在超选择方面产生了许多方法与技巧。1常用的方法是先将导管挂在所需的动脉开口处,造影并确定导管不会弹开,将导丝引入,让导丝远远超出导管的开口,助手轻轻拉直导丝的尾部,术者向上输送导管,即可完成超选择插管过程。2有些血管走行角度小,导管的襻稍大难以插入,先在开口处造影,根据血管的走向,可临时将导管塑成所需的形状来完成。3如果遇到难以超选择插管时,或手边没有合适的导管包括微导管,可以尝试控制流速,或快或慢地将药物送到靶血管内。4若有两支血管如同肝总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关系,能进入肝总动脉的导管几乎都有可能先进入胃十二指肠动脉,而在超选择的情况下,导管不能顺利进入肝总动脉,容易进入胃十二指肠动脉时,可用明胶海绵栓住胃十二指肠动脉,不必超选入肝总动脉直接灌注碘化油。总之,王建华指出:选择性插管,选择导管的形态应根据动脉的走行方向而定,不必拘泥于书本介绍某一形态的导管,在实际操作中不要机械地照搬书本。
三、导管与扩张管使用方面:
扩张管可以塑型成不同的角度,制成简易的输卵管造影器。导管可塑成一定的形状制成临时下腔静脉滤器。
总之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同行的勤奋努力,近年来,由于影像设备,操作器械的改进和创新,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支架技术的出现,使得某些疾病的介入治疗效果更为肯定,它所涉及的治疗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