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超声介入治疗体会
|
时间:2007-06-21 22:43:20 来源: 作者: |
|
脾囊肿临床较少见,小囊肿一般无明显不适,较大的囊肿对周围的组织脏器压迫会引起左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以往多行剖腹手术治疗。近年来介入性超声技术在临床上对肝囊肿和妇科囊肿的硬化治疗已被大家所公认。笔者1998年5月~2005年5月应用超声介入法治疗脾囊肿1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脾囊肿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4~46岁,均为门诊患者;真性脾囊肿9例,外伤后引起的假性脾囊肿2例;囊肿均呈圆形、椭圆形,囊壁薄,边缘清晰,囊肿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其中9例囊腔透声好,呈典型的无回声区;2例囊腔内见少许散在点状中等强回声,有漂浮感;11例囊肿均为单房性,最大约为8.6cm×7.9cm,最小约为3.8cm×3.2cm。
1.2、方法
使用美国Apogee-cx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选用18G穿刺针,术前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患者右侧卧位充分暴露手术区,选好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从标记处进针,当屏幕上显示针尖亮点位于囊肿暗区中央后,拔出针芯接20ml注射器抽尽囊液,抽出囊液量约为30~250ml,用无水乙醇20~40ml反复冲洗4~5次,每次冲洗间隔5min,最后抽尽无水乙醇,拔针时用2%利多卡因边推注边拔针;穿刺完毕让患者静卧30min,患者无明显不适,超声复查囊腔已消失且未探及出血倾向等异常情况,此时手术全部完毕。术后给予运用3天抗生素预防感染。
2、结果
11例脾囊肿超声介入治疗均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9例真性囊肿抽出液呈无色或淡黄色液体,2例外伤后形成的假性囊肿抽出液呈暗灰,考虑与陈旧性出血有关。术后部分患者注射硬化剂后有局部轻微疼痛和头晕、面部潮红等醉酒状,未经特殊处理经休息后均能自行缓解。术后给予运用3天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追踪随访3~6个月囊肿均消失,治愈率达100%。
3、讨论
正常脾脏的生理功能至今尚未完全了解。目前,一般认为主要有四大生理功能,即破坏血细胞、储存血液、血液滤过作用以及免疫功能。1952年King和Schumaker报道了脾切除后可发生暴发性切除后感染(OPSI)以来,有些学者提出对脾功能的再认识和进一步的研究。据近来的研究报道,脾及通过其产生的酶来形成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四肽,称为Tuftsin,早已被肯定有激活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作用;试验研究证实,用Tuftsin激活的巨噬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均有明显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用Tuftsin治疗肿瘤的小鼠能延长其生命。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就意味着创伤;强烈的创伤之后,患者虽然可以暂时生存,但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成为限制重大手术实施的瓶颈。创伤对生命是一种恶性刺激,它直接影响个体的生存。患者在切除脾脏后容易发生严重感染,病死率超过普通患者的50倍以上[1]。鉴于以上情况,在临床实践中保留脾脏已得到重视,对某些脾脏疾病行切除治疗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改变。
脾囊肿临床少见,有真性脾囊肿、假性脾囊肿和寄生虫性脾囊肿之分;真性脾囊肿多为先天性的,假性脾囊肿则可能与外伤、炎症及脾梗死等有关。小的囊肿多无症状,一般不需治疗,而较大的囊肿对周围的组织脏器压迫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左上腹部疼痛、压迫胃引起消化不良等,传统方法均手术切除治疗;现虽然有腹腔镜脾囊肿手术的报道,但腹腔镜只能进行脾脏边缘囊肿治疗,对实质内的脾囊肿同样只能行脾切除术[2]。
介入性超声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以及插管、抽吸、注药治疗等操作,该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并能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甚至比手术更好的效果(因其不损伤病变的脏器功能),并且对囊肿治疗一次性成功率很高,可达96%以上。目前由于超声显像具有实时显示、灵敏度高、引导准确、无X线损伤等优点,其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无水乙醇作为一种硬化剂应用于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的硬化治疗已被临床所公认;笔者应用无水乙醇治疗脾囊肿的机制与上述囊肿治疗机制是一致的,主要是使囊壁的分泌细胞脱水、硬化坏死,失去分泌功能,并形成无菌性炎症,使囊腔粘连闭合、囊壁吸收而达到痊愈。
脾脏组织较脆,而且血运非常丰富,穿刺是否会引起脾破裂出血是临床医师十分关注的问题。Soderstrom和李建国等开展了1765例脾脏穿刺,仅发生1例脾出血[3]。本组11例患者,均为单房性一个囊肿,进行11次穿刺治疗(11次进针),亦未见脾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况且无水乙醇肝内注射亦可用于肝癌破裂出血止血的治疗。经验表明,在采用细针条件下,由具有介入操作经验的医师操作,及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呼吸配合(切忌在穿刺过程中深吸气后屏气),其出血并发症非常少见。但仍必须严格遵守术后观察制度,术后4h内患者无异常情况,且B超复查未发现体内有出血迹象,此时治疗过程才告结束。
本组资料表明,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脾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治疗,疗效肯定。且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定位准确,可避开重要脏器和大血管,硬化剂在囊内滞留5min后,完全抽出,无任何毒副作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不需住院、随治随走,且费用是手术费用的三分之一,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笔者认为超声介入治疗脾囊肿将成为临床首选手段。
【参考文献】
1、董宝玮.临床介入性超声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9.
2、印慨,郑成竹,柯重伟,等.腹腔镜手术治疗脾囊肿7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12):737-738.
3、吕国荣,张武.腹部介入性超声学.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3,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