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入放射治疗
|
时间:2007-08-16 21:06:26 来源: 作者: |
|
(一)肿瘤介入放射治疗方法
1、动脉灌注疗法
动脉灌注疗法就是经动脉注入抗癌药物,使肿瘤区域药物浓度增加,从而提高疗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目前,动脉灌注疗法已经成为治疗肝癌、胃癌、肺癌、胆管癌、胰腺癌、盆腔肿瘤、头颈部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但用于不能手术病人的姑息性治疗,而且亦可用于手术治疗,使肿瘤缩小,改善手术条件,还可以用于术后预防肿瘤的复发。
(1)方法: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Seldinger插管法,即经股动脉、肱动脉或腑动脉入路,其中最容易操作的路径是以股动脉作入路,临床上应用最多。操作过程是在X线电视下进行,灌注导管选择性置入靶动脉内后,推注造影剂先行诊断性动脉造影,观察导管位置以确认导管位于靶动脉内,同时了解血管分布、肿瘤供血情况以及侧支循环等,这进一步选择插管灌注抗癌药物做准备。肝癌灌注时,要将导管头尽可能插到接近塞胃十二指肠动脉等非靶器官,以减少药物的胃肠症状,肝癌有多支动脉供血时,可以考虑经双侧股动脉或股、肱动脉同时插管灌注。治疗胃癌要将导管插到胃十二脂肠动脉或者胃动脉。当导管到位并维持好以后,即可联合2~3种抗癌药物灌注,如果进行一次性大剂量的灌注,注射完结后即可拔管,加压穿刺部位以防出血或者血肿形成。多次重复灌注时,可在皮下埋入灌注泵,与留置导管相连,从泵的灌注口穿刺灌注。对无法超选择插管的肿瘤,当确认超大型越插管失败后,将导管置于靶动脉前一级动脉,注入肾上腺素或血管紧张素II,之后再灌注抗癌药物,利用肿瘤血管缺乏α-受体或肿瘤血管发育不全,对缩血管药物无反应,同时周围正常组织血管收缩加压的特点,提高肿瘤局部血流量和药物浓度,这在超选择插管失败后的补救工作中尤为重要。
冷冻术后发生急性肌红蛋白尿几乎在所有的病例中都报道了,大多数情况下,肌红蛋白尿只限于术后1~3天。在严重的病例中,肌红蛋白尿可导致急性管状坏死和肾衰。而肌红蛋白尿引起肾功能降低显然与冷冻的体积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冷冻大肿瘤前,应考虑肾功能的影响,在所有的病例(特别是肌红蛋白尿在冷冻后更加重),排尿应密切注意用水化剂及利尿剂来保持,并注意碱化尿液。
另外,也要注意胆管及血管瘘的问题。胆道及小血管无法带走冷量,因而很容易被冰球所冻伤,据报道有6%的病例引起主要胆道的损伤。因此,进刀的路径应仔细选择以避开这些结构,可用一个热绝缘体放在冰球及胆道之间,以保护肝门区。
肺癌冷冻术引起的并发症中,气胸占10%、血胸占1%,并有肺不张、胸腔积液及少量咯血等,但这些并发症大都在一周后消失。此外,在对中心型肺癌行冷冻时应注意对大血管、心脏的影响。
需要改进的方面:目前氩氦刀手术经常采用的定位引导设备主要为ct、x线机、b超等,也可应用腹腔镜、胸腔镜引导治疗。ct主要用于肺癌的引导治疗,其优点是可以准确地测出皮肤进针点与病灶的距离及进针的角度,但难以做到进针时的实时监测,且费用较高。
b超主要用于肝癌及靠近胸壁的周围型肺癌的治疗,其优点是可以准确测出皮肤进针点与病灶的距离及进针角度,同时可以实时监测进针的状况,费用低。但由于b超扫描受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及无法将扫描层三维重组,因此缺乏整体感。另外b超图像质量、分辨率好坏将直接影响进针准确程度。
x线机主要用于肺癌的治疗,它是在模拟定位机定位后在x线机下进行引导进针,但由于超导探针过长,给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另外,目前超导刀主要有四种,即2mm、3mm、5mm、8mm,比较常用的是2mm和3mm的超导刀,建议长短针相结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氩氦刀的治疗局限性主要在于氩氦超导手术系统适于实体性肿瘤的治疗,目前还无法用于腔道肿瘤的治疗,如食道癌、胃癌等,因为冷冻可以使腔道产生瘘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