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介入治疗 > 介入技术

肿瘤的介入治疗

时间:2007-12-13 00:03:34  来源:  作者:

一、介入治疗的发展史

古代埃及人使用天然芦苇管茎去扩张尿道狭窄,这就是介入治疗的最早萌芽。以后,人们利用置管的方法解除呼吸道、消化道、尿道等体内管道器官的阻塞性病变。1953年,Seldinger采用穿刺、导丝和导管的置换方法进行血管内置管操作。1967年,由Margulis提出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介入放射学)这一概念。此后,几乎所有的血管性诊疗技术都称之为Seldinger技术。因此,介入放射学,也称为介入性治疗学,是以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为基础,集影像和微创性治疗的一门新学科,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介入治疗在我国始于80年代后期,经过20多年的应用,并随着高科技影像设备的更新和经皮穿刺活检术、引流术、灌注和栓塞术等的逐步成熟和推广,已经渗入到临床的各个方面。

二、理论基础

血管性介入治疗就是以局部血管解剖、血液供应、血流循环为基础,以局部诊疗为主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对全身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于治疗是将导管选择性插入靶器官的供血动脉内注射药物,首次到局部的药物浓度为100%,通过靶器官代谢消耗一部分药物,其余部分经过靶器官静脉回流体循环。这是相当于药物从静脉注入,以大约10%的比率进入病变器官。由于药物进入器官时不断分解排泄,随着不断循环,药物浓度逐渐降低,直到全部清除。以上过程表明:经动脉选择性插管给药与静脉给药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药物与病变器官有一次百分之百的作用过程,而静脉给药时没有此过程。后者药物进入病变器官的途径为:药物→周围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肾病变器官和其他部位。而导管插管的途径为:药物→导管→靶器官(100%浓度)→靶器官静脉回流→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病变血管(约10%)和其他部位。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是利用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含水量多,而水分子随插入肿瘤内部的微波电极发生的微波高速运转。这种高速运转造成水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在针对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使肿瘤局部组织温度骤升55以上。或于肿瘤内注入无水酒精等,从而引起肿瘤内脱水、变性、凝固性坏死而周围组织无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

三、介入器械

(一)常规器械   

穿刺针、导丝、扩张器和导管。

(二)特殊器械   

1.同轴导管供超选择性靶血管用。

2.球囊阻塞导管阻断肿瘤血供,由于肿瘤内暂时无血流冲刷和稀释,局部药物滞留时间更长、浓度提高。

3.灌注导丝作超选择性插管用。

4.全植入或导管药盒系统可根据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按计划长期、间断性化疗。

四、介入方法

包括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两方面。

(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

1.经导管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如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的栓塞。

2.经导管腔内血管局部药物灌注术,如不能手术,患者恶病质的原发性肝癌、转移癌、肺癌等。

3.经导管血管内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如原发性肝癌的单个结节肿块,能使肿瘤缩小,提供Ⅱ期手术切除机会。

4.经皮血管内支架置放术,如肝癌引起的门静脉梗阻的疏通。

5.经皮血管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

(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

1.经皮针吸活检术。

2.经皮局部药物注射术。

3.降皮穿刺内、外引流术。

4.经皮胃造瘘术。

5.经皮微波凝固治疗术。

五、介入技术的特点

(一)具有微创性   

仅经过皮肤穿刺插管即可完成诊断和治疗。

(二)可重复性强   

在一次性治疗不彻底或病变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重复多次进行治疗。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不吃“线”的介入治疗
  2. 移动 3D 透视镜或可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
  3. 介入治疗技术可“介入”多种疾病
  4. 介入性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5. 腰骶部骨肿瘤的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
  6. 老年人群肝肾囊肿及介入性超声治疗体会
  7. 人造血管内覆膜支架在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8.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溶栓5例
  9. 经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
  10. 介入超声在肝移植并发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