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发病率高,诊断方法多种,目前顺行性下肢静脉仍是首选可靠方法。本文收集我院2001-2005年50例62条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进行了造影检查,现就其造影所见及相关问题作回顾性分析。
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4例,女16例(其中双侧下肢12例),年龄35-73岁,平均52.3岁,病程最长28年,最短3年。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28条,下肢静脉曲张56条,小腿皮肤色素沉着45条,小腿部皮肤溃疡30条。
2、造影方法
采用岛津X3200型遥控数字胃肠机,造影剂为76%复方泛影葡胺,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浓度30%--40%,造影前患者作碘过敏试验。为避免造影剂严重过敏反应,术前可常规肌注地塞米松5mg[1]。检查时,患者平卧于摄影诊断床,取头高足低斜立位30°,踝关节上方扎止血带,用粗头皮针向脚趾端方向作足背浅静脉穿刺,然后持续注入稀释造影剂80ml-120ml,在5-10分钟内注射完。自注入造影剂始,在电视透视下跟踪观察小腿深静脉的功能情况,充盈满意后快速分段摄片,常规摄小腿和膝关节正侧位片,大腿正位片及骨盆正位片,采用valsalva’s试验观察静脉瓣膜形态,功能及造影剂逆流情况。为使髂股静脉更好的显影,可在摄股部和骨盆正位片前将检查床放平并用手压迫患者的股总静脉,放松后立即摄片。
3、造影结果
50例患者62条下肢顺行性深静脉造影,X线表现正常10条,异常52条。造影正常10条肢体X表现:深静脉显示通畅,管壁光滑,瓣膜影清晰。valsalva’s试验显示瓣窦影向两侧对称突出,深静脉呈竹节状,瓣膜下示弧形透亮带,无造影剂逆流。
单纯浅静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2条肢体:表现为浅静脉增粗扭曲,血流速度缓慢,交通静脉瓣膜影消失,valsalva’s试验见造影剂由浅静脉向远端逆流,由小腿交通静脉向浅静脉逆流,而深静脉正常。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2条肢体:表现为深静脉内径增粗,瓣窦不突出,呈直筒状外观,竹节状形态消失,瓣膜模糊稀少,valsalva’s试验瓣膜下透亮带消失,深静脉内造影剂通过功能不全的瓣膜向远端逆流,但深静脉通畅未见有充盈缺损区。
静脉瘤样改变2条肢体:表现为造影剂进入静脉主干以外的瘤样扩张的血窦组织内,静脉呈梭形或团絮状。
深静脉血栓形成6条肢体:表现为深静脉血流中断闭塞,内可见持久的充盈缺损或静脉不显影,血流改道及侧支循环形成,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深静脉有时虽然显影,但管壁边缘毛糙、粗细不均,瓣膜影完全消失。
4、讨论
下肢静脉系统病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下肢静脉系统由深、浅静脉和相互间交通静脉构成。因为静脉瓣膜有单向性开放的功能,所以能有效的阻止血液逆流。在静脉瓣膜出现功能不全时便导致静脉血液逆流。所以按病变的性质和血流动力的改变,可分为血液倒流性和回流障碍性病变[2] 。前者根据解剖及逆流的部位可分为深静脉、交通静脉或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其发生的病因迄今尚不十分明了,目前主要归纳为静脉壁学说、静脉瓣膜学说、交通静脉学说以及动静脉吻合学说[3]。从而引起下肢静脉高压和淤血症状,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肿胀、疼痛、色素沉着、溃烂等。其次下肢静脉的血栓、栓塞及外压等回流障碍导致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而在下肢静脉疾病中,逆流和阻塞性疾病即占96.9%[4],这些病理改变均可经下肢静脉造影所显示。顺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经足背浅静脉穿刺,注入造影剂在电视监控下进行,其过程简便安全,创伤小不会导致明显的静脉损害,能全面了解下肢静脉系统的病变性质、程度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可显示下肢深静脉的全程,管径粗细并可测量,大多数下肢疾病可明确诊断[5],因此是常规和首选的方法。
顺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对诊断下肢静脉疾病还能为血管外科诊治和选择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临床检查只能大致了解深静脉和血流情况,而深静脉造影检查效果好,临床应用广泛,可以显示下肢静脉全程形态及血流通畅情况,了解静脉瓣膜形态和功能,显示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流中断、阻塞的部位程度及周围侧支循环形成等。过去在临床上当遇有大隐静脉曲张的病例,大多数是施行大隐静脉结扎术或剥脱术,其中一部分病例术后并未达到应有的疗效,原因为未考虑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逆流后重新充盈,又出现浅静脉曲张的症状甚至加重。既往对有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往往仅做浅静脉造影,无法了解深静脉及交通支情况。目前采用的顺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对下肢深、浅静脉及交通支的情况均可显示。在常规检查基础上,有文献报道,若直接于曲张的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交通支显示率可达83%—90% [6]。根据不同的X线表现能为血管外科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对下肢深静脉逆流性疾病,可采用肌袢瓣术,以促使血液回流,制止或减少血液倒流。这样避免了手术的盲目和片面,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