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愈来愈得到广泛的重视。其中组织间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逐渐被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所接受。与体外放疗相比,其优势在于并发症少、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安全可靠等,可最大程度杀灭癌细胞,最小限度损伤正常组织及其功能[1]。笔者通过对21例26个恶性病灶在CT引向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微粒子治疗的回顾总结,旨在探讨该项技术的使用方法、可行性及其疗效。
1.材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共21例(男性16例,女性5例),总计26个病灶,均在CT导向下穿刺并在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所有病例均被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病灶9个,转移性病灶17个。患者年龄42~89岁,平均年龄58.2岁。
1.2 仪器设备
1.2.1 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 8 层CT机扫描,介入专用软件。
1.2.2 植入系统由和佳医学提供,包括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植入枪、植入针等。选用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制造的6711型125I放射粒子,为外包钛合金的密封结构,长4.5mm,直径0.8mm,半衰期T1/2=59.43d。每颗粒子放射量22、26、30、33MBq。每颗粒子组织间有效作用直径1.7cm。
1.2.3 防护 铅围裙,铅围脖,铅手套,铅玻璃眼镜。
1.3 介入治疗技术
1.3.1 术前准备:(1)常规准备: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术前用镇咳药物。(2)CT或MRI扫描:确定病灶的大小、范围,以及周围组织器官有无受侵犯等,尽量减少操作盲目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2 治疗计划系统(TPS)的应用:方法是根据CT资料进行三维重建,观察肿瘤大小、形态、位置,为选定穿刺点、设计进针路线和方向做充分准备。首先根据病灶的大小和海拉尔公式计划出需要125I粒子的总活度,Da(海拉尔系数)=(瘤体长+宽+高)/3,需要125I粒子的总活度为Da×185MBq;其次是粒子种类的选择:病灶中心选择较大活度的粒子(30、33MBq),病灶边缘及重要器官如血管、神经走行处附近选择较小活度的粒子(22、26MBq);再次是计算出所需粒子总数,顺序为先确定需要较小粒子的数量及活度,再确定较大粒子的活度及数量;最后选择间距:较大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5cm,较小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0cm,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
1.3.3 粒子植入方式:放射性微粒子植入的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在CT、超声或腹腔镜等引导下把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实体内或周围组织;另一种方法是术中在手术区肿瘤残余部位及可能发生转移处植入放射性粒子。本组病例全部采用CT导向下穿刺植入。
1.3.4术中操作:粒子植入术中CT扫描与文献中所述CT导引下活检相同。首先进行病灶区CT扫描,扫描选择层厚5mm、间隔5mm为宜,基本与制定植入计划的图像要基本一致。然后依据治疗计划每一层面上所需植入粒子数量和位置,确定每一层面上最合适的经皮进针点和最佳进针路径,在预定的皮肤进针点上贴金属标记后扫描,确定皮肤进针点准确无后常规消毒、铺巾,在局麻下进针达预定深度再次扫描确定针尖位于预定靶点,拔出针芯,经针鞘植入125I粒子至病灶内。最后再次对植入区进行CT扫描,观察粒子在病灶内的总体分布情况以及粒子有无遗漏,如果扫描发现粒子数目减少,应及时用粒子探测器查找。
1.3.5 术后处理:术后立即行CT扫描观察术中有无并发症发生,并观察粒子在病灶内的分布。由放射治疗医师遵循与制定治疗计划相同的程序,将术后CT图像、植入粒子的信息输入三维粒子植入后质量验证系统,依据实际的粒子分布情况,计算机描绘出实际的剂量分布曲线。向患者及家属介绍125I粒子的物理特性、需要放射防护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