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以往的治疗方法多是外科手术治疗,近十几年来由于介入医学的发展,使囊肿的微创治疗得以实现,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囊肿的介入治疗(1)。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时间短、可重复使用的优点。特别是在CT引导下肾囊肿的介入治疗,定位精确、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治疗后多数患者观察2h即可而无需住院,完全可以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应作为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现收集2005年以来我科采用CT定位下对肾脏囊肿进行介入治疗6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短期随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5~68岁,均为多发性,囊肿直径0.8~10.0cm不等,临床上出现局部压迫等症状,有腰部疼痛或酸胀不适,部分病例尿检发现有红细胞。所有病例术前均经CT确诊。
1.2 仪器 所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Ultra 16排螺旋CT机,穿刺针为20号斜面穿刺针。
1.3 介入治疗的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查外科血常规;需注射造影剂者须做碘过敏试验;专用穿刺包1个,硬化剂用99%无水乙醇;术前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争取患者配合;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介入治疗手术协议书上签字。禁忌症有严重出血倾向、肾盂源性囊肿、严重尿毒症(2)
1.3.2 穿刺方法 根据囊肿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体位(如侧卧位、俯卧位或斜位),在患肾处皮肤上放一块栅网格(用金属丝做成,每根间隔1cm)(3),使用螺旋CT机进行定位像和轴位扫描,确定最佳皮肤穿刺点,用光标测定进针角度和深度。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局麻,穿刺时嘱患者屏住呼吸,按已确定处用20G穿刺针穿刺,确定穿刺针尖位于囊肿最佳位置时,将针固定,拔出针芯,这时一般都有液体自穿刺针内溢出,用针管抽吸液体,直至将囊液抽尽,并计算抽出囊液的量,如需要也可对囊液进行化验,以确定囊液性质。抽尽后再行CT扫描,以确定针尖在囊内的位置,然后自穿刺针缓慢注射无水乙醇,理论上注入量以抽出囊液量的25%计算,并保持5分钟左右,但一次注入无水乙醇的量不宜超过200ml,否则可能发生无水乙醇中毒。同时嘱病人左右转动体位,以使乙醇与囊壁充分接触。约15min后将原注入的无水乙醇从囊腔中抽出,冲洗后注入无水乙醇5ml保留在囊内。术毕,拔出穿刺针,加压包扎。再行CT扫描,观察囊肿有无出血、渗漏等。术后观察2h,如无不良反应,即可回家休息。
2 结果
本组6例中,有随访记录2例,随访时间1~2个月,囊腔较术前明显的小,体积为术前1/3~2/3,对周围肾实质压迫明显缓解。所有病例均未见并发症。术后4例在注入无水乙醇后局部发生烧灼感和一过性轻微疼痛,系乙醇刺激所致,无需处理,在休息数小时后可自行消失。
3 讨论
肾囊肿极为常见,可能与肾小管梗阻或血管损害有关(2)。单纯肾囊肿起源于肾实质,常引起肾轮廓向外突出,囊肿的介入治疗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技术,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肾囊肿的穿刺抽吸硬化剂治疗为简单、安全、疗效较好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方法。其机制是囊液为囊壁上皮细胞分泌,注入无水乙醇后使囊壁上皮细胞凝固、沉淀、脱水,细胞结构被破坏,并有收敛作用,使细胞失去分泌功能,囊肿随之缩小,以致消失。
大多数单纯肾囊肿病人多无临床症状,特别是较小的囊肿,无需治疗。单纯肾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的指征,为囊肿直径>4cm 或有腰痛、酸胀不适、血尿等。现就囊肿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加以讨论:(1)充分利用CT定位准确的特点,选择最佳穿刺点和进针路线、深度,穿刺针应避开肠管、肝、脾等脏器;(2)较大的囊肿针尖要穿刺到囊肿的中心部位,因为囊肿抽液缩小后位置发生变化,应缓慢抽吸,注意针尖的位置;(3)确定好穿刺深度和角度后,最好一次穿入囊腔,避免反复穿破囊壁,这样易引起无水乙醇渗至囊外引起剧烈疼痛;(4)必须经CT扫描确定针尖在囊腔内才能注射无水乙醇,以免无水乙醇注射到肾实质内而造成肾实质或囊外组织损害;(5)囊液尽量抽尽,防止无水乙醇稀释,影响疗效,注入无水乙醇前,为了避免局部疼痛,在抽尽囊液后,先注入利多卡因稀释液做局麻后吸出,对缓解疼痛起到了明显效果,注入无水乙醇的量应为抽吸囊液量的25%,注入无水乙醇后保留足够时间(10~15min)并变换体位,以利无水乙醇与囊中各壁充分接触(4);(6)注射无水乙醇后病人应左右转动身体,使无水乙醇与囊壁充分接触,以达到完全破坏囊壁上皮细胞之目的,在囊腔内留置少量的无水乙醇效果更好;(7)治疗后要观察2h,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24h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肾囊肿的介入治疗特别是在CT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为肾囊肿患者治疗开辟了一条痛苦及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相对低廉且安全之路,患者大多无需住院,因此应作为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