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介入治疗 > 介入技术

肺门区病变CT导引下穿刺的临床应用体会

时间:2008-01-14 23:23:10  来源:  作者:

胸部病变CT导引下穿刺活检的价值已得到高度重视,其技术也已得到广泛推广和提高,相关的文献很多,但有关肺门区病变穿刺活检的报道却较少。近几年来,笔者曾成功完成十余例次的肺门区病变CT导引下穿刺活检和治疗,在此做些总结,旨在探讨如何肺门区病变CT导引下穿刺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手术技巧。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总结200112005年,我院资料完整的176例胸部病变CT 导引下穿刺活检病例,其中肺门区病变12例,穿刺16次,目的主要在于活检,取得病理学分型,和/或于非手术治疗前取得病理诊断依据。其中3例还行病灶内直接注药。

二、器材

    GE Sytec3000型全身CTHispeed NXi双排螺旋CTLightspeed16多层螺旋CT;日本八光公司17G18G 型切割式活检针(长度1015㎝),21G 1型抽吸式活检针和1820G PTC针(长度1520㎝);自制的体表定位用栅条。

三、穿刺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胸部CT检查拟诊肺癌,凝血酶原时间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其中有3例另行CT增强扫描一辨别病灶与大血管关系。根据病变部位,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先CT扫描确定穿刺平面,于选定平面上贴体表定位栅条,再次CT扫描确定穿刺点进针路线。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根据病变的大小、部位和特征及活检目的选择合适类型的穿刺针,一般是以C2针按既定路线穿刺,必要时可行CT扫描以调整进针方向,针尖刺入病灶内并经CT薄层扫描确认后,拔出针芯,在以21GC1/PTC针自套管内插入抽吸取材,再插入针芯行切割取材。

    12例患者行13次穿刺活检,共取材25次,其中1例上腔静脉旁小病灶仅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余11例均采用共轴针技术分别抽吸和切割取材,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抽吸液涂片35张,95%酒精固定;组织块用10%甲醛液固定,HE染色。12例中有3患者还分别进行过CT导引下穿刺注药。所有患者术后常规于穿刺区域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并留院观察6h,必要时酌情对症处理。

结果

全部12例中,病理检查仅一例无明确结果,阳性率达91.67%。其中鳞癌4例,鳞腺癌3例,未分化癌2例,另有2例找见癌细胞,但未能做病理分型。

并发症:本组穿刺后发生气胸2例,其中CT扫描发现为局限性气胸者1例,未做处理而自愈;另1例为穿刺注药者,因药物刺激剧烈咳嗽不止,术后3小时胸闷症状,胸透发现较大量气胸,给予直接穿刺抽气后缓解。4例术后出现轻度咯血,经一般对症处理后缓解;以穿刺后立即CT扫描发现穿刺路径少量片状模糊影判断,11例都有肺内穿刺路径出血,均无需处理。

 

影响肺部病变穿刺活检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主要因素穿刺针、活检方法、病变位置、类型和患者自身体质状况等。本文主要就前两个因素谈些体会。

一、穿刺针

大多数作者都认为,穿刺针的粗细与活检阳性率有很大关系,粗针切割组织学检查阳性率高于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两者联合可以提高阳性率。本组活检病例中几乎全部使用18G以下穿刺针,在保证取材满意度和阳性率的前提下,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粗针也是很安全的,关键是确保穿刺针真正刺入病灶而未伤及大血管等重要结构。

二、活检方法

一切活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获得足够的标本以提高阳性率和正确率。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共轴针技术,在数百例次各种穿刺活检中应用,效果很好,本组病例也基本采用这种方法。其优点是在不增加损伤的前提下可以联合两种取材方法,提高阳性率;还可重复取材,保证获得足够的标本。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不吃“线”的介入治疗
  2. 移动 3D 透视镜或可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
  3. 介入治疗技术可“介入”多种疾病
  4. 介入性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5. 腰骶部骨肿瘤的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
  6. 老年人群肝肾囊肿及介入性超声治疗体会
  7. 人造血管内覆膜支架在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8.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溶栓5例
  9. 经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
  10. 介入超声在肝移植并发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