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介入放射学
有人对介入治疗操作者的受照剂量进行了监测与分析,认为:介入治疗以胸、手、头、腹到助手位的顺序依次递减。由于操作者的胸、腹及助手位均有铅围裙作防护,因此,头、手剂量则可视作操作者实际所受的体表剂量。各工作场所操作者的受照剂量与机房的面积、防护设施及机器本身的防护性能有关。防护的实施,可通过减少X线透视时间、扩大距离以及采用放射线屏障(如用铅眼镜来防护晶体;围脖来防护甲状腺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下球管比上球管可使所受剂量降低30~50%。这主要是床两侧下沿有船形防护板,能屏蔽部分射线,另尚有部分原发射线被患者吸收,而上球管与患者身体之间有一段空间,无任何防护,操作者腰部以上均直接受到照射。
6 CT(Computd Tomography)
计算机断层(CT)扫描约占放射学检查的2%,但释放的辐射剂量超过放射学平均量,约占人群接触辐射量的20%。每年头颅CT检查量约占60%,加之,近半数头颅CT检查分别行普通平扫与增强扫描,使放射剂量倍增。头颅CT的平均放射剂量约2.2~6.8rad,偶有超出此范围者。文献指出尽管如此,CT所具有的潜在的放射性危害仍不可忽视,若不适当地选用高毫安秒与重迭扫描,病人的吸收剂量很容易超出20rad。有人对腰椎最下三个间隙作了CT与脊髓造影辐射剂量的比较,发现对椎体进行CT检查的最大辐射量高于脊髓造影,而卵巢的辐射量则低于脊髓造影。脊髓造影卵巢受量高与照射范围大有关。对年轻患者的大区域检查起初不应用CT,在选用薄层扫描时要慎重,此必然增加辐射量。如能将大量必须作检查的人群,由CT改用磁共振影像(MRI),则可减少对人群的辐射负荷。
7 MRI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仪,在运行过程中可产生很强的静磁场、超低频高变电磁场和射频场。射频场在MRI的防护中不是重要内容。目前,MRI的防护主要是静磁场和超低频高变磁场,尤其是静磁场。此外,MRI是一种昂贵的精密设备,通常采用空调系统,室内氡浓度也较高。目前尚无定论,因此防护也就应引起关注。文献认为:⑴低(超低)场强类(0.04~0.2T)MRI仪对场地及环境要求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弱;⑵中场强类(0.3~0.6T)室内氡通常较高,这类MRI仪大多采用中央空调,保湿性强,与外界空气交换率低,因而氡浓度相对较高,这在防护上需引起关注;⑶高场强类(1.0~1.5或2.0T)室内氡较高。按目前通行的国际惯例,MRI仪的外环境控制限为0.1mT,而检查室外的控制限为0.5mT,低于0.5mT的场强对健康是没有影响的。资料表明,大于0.5mT的磁场,将会影响心脏起搏器和胰岛素泵的工作。一个每年用一台CT机检查5000病人的神经科,用MRI系统可检查其中的3500~4000名患者。如用MRI代替CT做2000例脑和2000例脊柱研究,虽从CT扫描转入MRI的患者比率较少,但若根据临床情况,用MRI检查现用CT的60~70%的患者,效果可能更好。由于其中10~15%是儿童,根据辐射引起致命性癌症算出的,竟管MRI的价格和管理费虽高于CT,但是实际上节省了因辐射造成不良反应的支出。目前,普遍采用磁场屏闭来防止磁场对人体的影响,还有的采用铜网,等方法来消磁。不管怎么说,它对人体的危害要比CT小得多。
8 激光
激光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辐射的波长、功率(能量)、作用时间、脉冲频率、受照组织和器官的解剖生理学特性,也取决于机体吸收能量的程度和部位,可能伴随热、光化及共振效应。激光辐射的损害特征主要与其严格的方向性有关。它对眼的危害最大,这与眼的结构特性有关,如0.35~1.4μm激光能穿透前眼组织,以高能量密度聚焦于视网膜使之受损。分析表明,操纵激光时,直射或水平反射激光对眼底有同等的损害机率。据调查表明,长期接触低强度激光辐射除对眼组织或皮肤的直接损害外,个别器官、系统可有功能紊乱,表现为神经衰弱、乏力、神经循环张力障碍、植物神经血管功能失调等征候群的阳性率比相应对照组高,还有随工龄延长而增高的趋势。有个别植物性血管功能紊乱者可演变为Ⅰ度或Ⅰ~Ⅱ度高血压。因此,在验收时要对医学影像激光打印机的密闭情况加以认真检查,维修时尤其要注重眼的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