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无症状卵巢囊肿的检出率呈指数增长。然而,作为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超声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抽吸,目前并未被广泛接受。
虽然此方法可为卵巢囊肿提供细胞学诊断依据,并可避免手术治疗,但也存在令人担心理由:若确诊为恶性肿瘤,穿刺治疗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扩散;穿刺抽吸的细胞学诊断敏感度较低;治疗后复发。来自西班牙的 Amparo 教授等人对低恶性风险的卵巢囊肿抽吸治疗替代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其适应症进行了研究,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JUM 杂志上。
作者选取了 2002 年至 2009 年间就诊的卵巢囊肿患者,入选标准包括:
1. 年龄大于 18 岁;
2. 未怀孕;
3. 卵巢囊肿声像图特征提示为低恶性风险,标准包括:囊肿大小在 30-150 mm,内部为无回声,边清壁薄,无实性内容物,不多于 1 个分隔且分隔厚度<2-3 mm,囊肿内部无血流信号;
4. 诊断囊肿时长>6 个月;
5. 肿瘤标志物阴性(CA125<35IU/ml,CA199<37 IU/ml);
6. 签署知情同意书。
超声引导下的抽吸治疗由具有经验的医生完成。经阴道(探头频率 13 MHz)或经腹(探头频率 3 MHz)超声扫查,使用 22 G 穿刺针,穿刺后针尖定位于囊肿中心(图 1),并尽可能抽净所有囊液,术后常规检查残余囊液。所有操作均在门诊进行,未经全身麻醉,未预先给予抗生素。
穿刺后常规收集囊液,行细胞学检查,囊液淡黄或白色为清亮囊液,红色或褐色为浑浊囊液。术后第 6、12、24、36、72 个月时进行随访。Logistic 回归分析囊肿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绝经情况、有无子宫切除、症状、超声特征、囊肿直径、囊液体积及颜色等,KM 曲线分析囊肿大小与复发情况之间的关系。
图 1. 单纯性卵巢囊肿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穿刺针沿右侧引导线进入囊肿内(箭头)
7 年间共有 96 例患者被纳入研究范围。所有入选病例均由于疼痛、囊肿增大或恐惧不良预后而选择了手术治疗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其中,4 例患者因技术原因未能成功穿刺而选择手术治疗(1 例因穿刺针梗阻,3 例因囊液过于粘稠),5 例患者未能随访。
因此,最终纳入研究组者为 87 例,平均年龄 52 岁(19-87 岁),42 例为绝经后。16 例有既往盆腔手术史(13 例子宫切除,3 例卵巢囊肿切除)。大多数(78.8%)无临床症状,17.6% 的表现有腹疼,3.5% 的有囊肿增大。囊肿平均直径 61 mm,其中 77 例囊液清亮,10 例浑浊。穿刺引流囊液平均 100 ml,所有病例均未发现不典型细胞。
穿刺术中无患者主诉疼痛,未发生明显并发症。64 例(73.6%)经超声引导穿刺成功,其中 29 例囊肿消失,24 例部分复发而选择继续观察。39 例(39.0%)囊肿完全复发,其中 11 例再次穿刺(复查中,5 例完全消失,3 例部分复发,3 例失联),23 例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均证实为良性囊肿)。
图 2. 试验概况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直径超过 70 mm 及表现症状的囊肿其复发风险增加,但复发风险与年龄、既往子宫切除病史、超声特征和引流囊液体积或颜色无显著相关。累及生存率分析显示,囊肿越小,其复发风险越低。58 例穿刺术后复发病例中,52 例出现在术后 1 年内,6 例发生在 1 年后。
作者指出,单纯性卵巢囊肿极少恶变。绝经期囊肿>50 mm 以及服用小剂量避孕药的生育期女性持续 4-6 周以上的囊肿,推荐手术治疗。SRU 建议对 30-50 mm 的囊肿进行随访观察,而>70 mm 者以及随访中囊肿持续存在者建议手术治疗。然而,大多数单纯囊肿术后证实为良性或功能性,因此可能存在过度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经解释但仍心怀恐惧的患者,超声引导下卵巢囊肿抽吸治疗应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
研究中,作者对导致穿刺后囊肿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发现囊肿大小是最重要因素之一,提示应选择<70 mm 的低恶性风险的囊肿进行穿刺治疗。同时还发现,即使出现复发,再次进行穿刺或者仅进行复查观察,效果也同样很好,从而最大程度避免手术及其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同时,细针穿刺中无需使用麻醉剂和镇静剂,不增加患者不适感,更易于患者接受。穿刺后囊液的细胞学活检也可以满足病理学诊断的需求。
作者最后总结指出,尽管尚存在争议,但对于符合低恶性风险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吸治疗替代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可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