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Roentgenography and CT Appearanc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郭玉林,陈 勇,郑西卫,马少林,张 锦,朱 力,侯登华,王小东,孟淑萍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宁夏 银川 750004)
2003年在全球流行的急性重症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该病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我国将该病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3-04~05我院共收治确诊SARS病5例。回顾性分析其胸部X线片和胸部CT表现,复习有关文献,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和方法
1.1 2003-04-07~05-20我院收治符合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1],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专家组会诊确诊SARS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0~40岁,平均35.2岁,以发热、干咳、腹泻为主诉分别于4月7日、4月12日、4月14日住SARS病房。初诊时白细胞偏低,T38℃~39℃。5例均有明确SARS接触史,1例有典型传染史,系家族患病(家族中共有17人患病,最小患者3岁)。5例中重症1例并死亡,4例治疗1月康复出院。
1.2 5例住院时胸部CT检查,4例住院24d及出院前胸部CT检查,2例半年复查胸部CT。5例在住院期间隔3~5d摄床边CR胸部X线片。日本东芝XpeedCT机,常规从肺尖扫至膈顶,层厚10mm,间距10mm,120kV,300mAs,512×512。CR是飞利蒲PCR机。
2 结果
2.1 病灶分布 两侧肺叶全受累1例(重症已死亡);右肺上、中、下叶,左肺舌叶受累1例;右肺上、中、下叶,左肺上叶、舌叶受累1例;两肺上叶受累1例;左肺上叶、舌叶受累1例。5例共累及38个肺段,15个肺叶。
2.2 病灶形态 1例重症入院时两肺野满布大片状浸润实变灶;4例入院时肺野单发或多发小片状浸润实变灶,5d后浸润实变迅速扩大增多至多个肺段、肺叶。入院22d胸部CR片显示浸润实变灶完全吸收消散,但CT显示2例肺叶内见到网状淡渗出影,半年复查CT其中1例网状淡渗出影完全吸收,1例网状淡渗出影部分吸收。5例CT表现为肺野单发或多发小片或大片状浸润实变灶,扇状分布,紧贴胸膜面,实变灶中有支气管影。
3 讨论
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2,3]。重症患者很快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传染性极强,可在局部地区或世界范围呈暴发流行趋势。
SARS的病理改变[4,5]:早期为呼吸道及肺组织充血、水肿,然后肺毛细血管床通透性增加,大量的血液细胞成分和血浆渗出到肺泡内,肺泡间隔和血管、支气管周围,可伴有弥漫性肺泡上皮细胞损害和透明膜的形成,病变发展快,大片肺组织机化间质有大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吸收缓慢。
SARS的影像学特征为5型[2,5]:(1)单纯局限型,单一局部病灶(片状、类圆形肺实变影)到范围扩大(涉及范围<2个肺野)或无明显继续增大;(2)局限-广泛型,单一局部病灶迅速发展为广泛分布(3个肺野);(3)多发型,发病早期即为多发(2个)结节状、片状或/和团片状病灶,其后病变扩大或发展至广泛分布,形成双或单侧多发实变;(4)间质-实质型,早期以肺部间质性炎症为主要表现,可并有少许肺实质浸润,其后迅速出现明显肺实质病变;(5)间质型,以肺间质渗出改变为主要表现。本组单纯局限型1例,3例为多发型,1例重症为间质-实变型。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