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王慧芳 何还珠
华东医院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以上腹部不适,隐痛半年,伴周身皮肤进行性黄染人院。查体:一般状态可。体温、脉搏、血压、心肺均正常。全身皮肤和粘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来触及。
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及肿块,上腹部轻压痛,无肌卫及反跳捕,无移动性浊音。化验:血清甲胎蛋白阴性,谷雨转氨酶增高119Iu/s(正常人40Iu/s)总胆红索增高117.8umoL/L(正常人3.0-25.0umoL/L)直接胆红索增高61.2umolfL(正常人0.0-8.OumoL/L)硷性磷酸酶增高189IufL(正常人34-130Iu/L)白细胞正常。
B超检查:SSD680超声实时显像仪。腹部检查:见肝左右叶胆管扩张,右肝管7毫米,左肝管8毫米,总胆管明显扩张,达47毫米,(正常人8毫米),总胆管内可见低中等回声呈结节团块状。菜花样改变,无声影,不能移动,肿瘤范围87x35毫米,自总胆管壁粘膜层突向腔内,其游离缘不规则,堵塞管腔。见图(1)照片。B超诊断:1.总胆管内实质占位病变,肿瘤向腔内生长伴总胆管明显扩张。2.左右肝管扩张。3.慢性胆囊炎。
CT检查:肝内外胆管扩张伴其中软组织密度占位病变为浸润性生长的胆管细胞癌(以左侧肝内胆管、肝门区胆管为甚)。
手术发现:肝右叶表面有散在小结节。总胆管粗,达3.0-5.O厘米直经。剖开总胆管见左右肝管交叉处菜花样肿物约鸡蛋大小,向左右肝管深部延伸,肿瘤组织用刮匙刮净,行T管行流术。
病理诊断:1.(总胆管内新生物)为高分化乳头状腺癌。2.慢性胆囊炎。
讨 论:1.胆管癌特点:在胆管恶性肿瘤中以癌最为多见,肉瘤极少,多见于5O岁以上的男性。在黄疽出现之前,大多数患者无特殊症状,就诊时常为晚期。胆管癌具有生长慢,转移晚,分化好特点。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必须引起临床重视。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B起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能早期发现胆管扩张,胆道肿瘤,及早手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2.匍行生长的胆管肿瘤特点:临床上以进行性阻塞性黄疸和消瘦为最主要的症状。在病理上,主要为侵犯一段胆管,呈浸润性生长。B超特点:管壁增厚,内壁不平整,胆管出现狭窄,僵硬,此种类的肿瘤很少向腔内生长,胆管的狭窄是由于广泛的粘连所致。
3.B超诊断有助于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若超声提示胆道扩张和胆囊肿大,临床提示胆道系统有阻塞时,应选择Prrc检查,对胆道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需的价值。
4.已明确诊断胆道肿瘤,已失去手术机会者,可应用B超在患者右上腹作体表定位,明确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的体表投影,施行经皮肤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为恶性肿瘤引起胆道梗阻患者用非手术疗法提供了新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