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准确测量及定量评价缺血心肌的整体和局部运动状态及功能情况,在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上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超声方法以及心血管造影、心脏核磁共振、心脏CT等方法,在评价左心室的整体和局部运动及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冠心病的左室整体及局部功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临床诊断冠心病组患者共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38~81岁,平均(60.07±10.51)岁。其中有6例形成室壁瘤。全部病例经心电图、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证实心肌缺血改变。部分病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正常组34例,均为健康志愿者,男20例,女14例,年龄21~57岁,平均(38.71±9.81)岁。全部经心电图、X线胸片、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证实心脏正常。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PHILIPS IE33型实时三维心脏超声诊断仪。配有二维S5-1探头,频率为1~5 MHz;实时三维X3-1探头,频率为1~3 MHz;换能器晶片呈矩阵排列。本机具有实时三维在机QLAB定量分析软件程序,可进行容积定量分析。
1.2.2 方法
1.2.2.1 二维超声检查
启用S5-1探头,测量采用Simpson法,受检者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心尖部,在心尖四腔观方位分别测量冠心病组和正常组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及左室射血分数(EF)。
1.2.2.2 实时三维超声检查
启用实时三维X3-1探头,受检者取左侧卧位,接好心电图后,将X3-1矩阵探头置于心尖部,在心尖四腔观方位上仔细调整探头声束方向,得到理想的左室图像后,嘱患者屏气,启动全容积显像模式(fullvolume),经心电图触发,收集4相邻的15°×60°的窄角蛋糕块立体图像,形成60°×60°的宽角金字塔样全容积成像三维数据库,然后打开QLAB键,将采集好的全容积数据进行在线容积定量分析。分别在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调节矢状切面和冠状切面位于左室正中,横切面位于二尖瓣瓣环水平,然后分别在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选定5个左室心内膜取样点,即四腔心观于二尖瓣瓣环水平的室间隔和侧壁取样点,二腔心观于二尖瓣瓣环水平的前壁和下壁取样点,以及四腔观或二腔观的心尖取样点,仪器即立刻自动描绘出动态三维心内膜轮廓,并计算和显示左室整体容积—时间曲线、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通过左室整体容积—时间曲线可得出左室整体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EF)、收缩期心室运动峰值时间Ts,舒张期心室运动峰值时间Td。17节段以17种不同色彩的牛眼图显示,1~17分别代表左室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后壁基底段、下后壁基底段、前外侧壁基底段,左室前壁中间段、前间隔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后壁中间段、下后壁中间段、前外侧壁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室间隔心尖段、后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和心尖。若仪器描绘的心内膜与实际吻合不佳,还可以手动逐帧做局部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吻合。在左室整体容积—时间曲线和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上,仪器能够自动显示各点容积值和该点距心电图Q波起始点的时间间隔。本组34例冠心病患者中,共检出心肌运动不良节段71个节段,其余正常节段共507个节段,分别测量和计算每个节段的局部舒张末容积(REDV),局部收缩末容积(RESV),心室局部射血分数(R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