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提出,它可以早期反映多种心脏疾患的心功能变化[1]。甚至将心衰和重要的心肌损伤归因于舒张功能失调[2]。本研究应用组织多普勒及全方位M-型超声对各阶段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价,目的在于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对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32名冠心病住院患者,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在46~73岁,平均年龄(58±8)岁。其中心肌梗死6例(经临床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各病例术前经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左室舒张末压力高于正常标准(16mmHg)[3]。将以上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患者分为A组:主动松弛性减低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A<0.75, 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D峰>1; B组:假性正常化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A>1,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D峰<1,逆向A峰速度(AR)>30mm;C组:限制性充盈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A>2,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D峰<1,逆向A峰速度(AR)>50mm,以上患者均无先心病,瓣膜病,及心律失常。
对照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9~42岁,平均年龄(35±8)岁。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无临床症状,计算左室舒张末压在正常范围<16mmHg。
2.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7~4.0MHz,系统内置包括组织速度成像、全方位M-型超声在内的图象分析和后处理软件,同步记录心电图。
受检者左侧卧位,同步描记心电图,在彩色组织多普勒成像条件下采集心尖四腔心、心尖两腔心、心尖三腔心切面的动态图象,分别记录各切面二尖瓣环的运动曲线。DTI观察的主要内容有:①心尖四腔心切面取二尖瓣瓣环侧壁部,后间隔部DTI瓣环运动多普勒频谱图;②心尖长轴切面上取二尖瓣环后壁部,前间隔部DTI瓣环运动多普勒频谱图;③心尖两腔切面取二尖瓣环前壁部,下壁部DTI瓣环运动多普勒频谱图。
全方位M-型超声观察的主要内容:在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乳头肌平面图像对前、侧、后、下、前间隔和后间隔6个室壁节段的心内膜运动曲线进测定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VS)和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D)。计算VD/VS比值。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