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核医学

对超急性脑梗塞的影像学评价

时间:2005-08-22 18:38:20  来源:  作者:

周雯 综述  刘鹏程 审核<?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中心,深圳 51800 

 

  近数十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检查方法的不断完善,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其在监控治疗成功与否和判断治疗中是否有并发症等方面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学及评估分析

内科医生通常利用CT或MR影像学表现来评估受累血管的范围,以及判断梗塞灶是由栓子引起还是由于患者本身是低血压,从而决定是用动脉内注射溶栓剂还是用保守方法治疗急性脑缺血。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依靠这些解剖学研究不能精确的诊断出受累血管的范围和梗塞的实质。一个对大脑分水岭范围模式的评估说明了这个问题的程度。交界区域梗塞灶为蜒于两根邻近血管供血范围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局部缺血性损害灶。这种交界区域梗塞灶的发生率占大脑梗塞灶的0.7%~3.2%。早期研究表明,交界区域的脑梗塞多出现于低血压病例,反之,那些位于受累动脉(及其分支)供血区域的梗塞灶多由栓子引起。

白质结构的动脉的血管阻力是灰质结构的动脉的血管阻力的3.8倍。脑动脉的管径(直径)(r=0.73)与灰质、白质各自血管的灌注量密切相关。后循环ACA(平均直径2.24mm),后循环PCA(平均直径2.04mm)以及MCA(平均直径2.70mm)均位于供血区域内。健康个体的这些血管的测量值可提供每个大脑半球的解剖学变量,并可成为脑缺血分析的指标。

深层交界区域梗塞灶表现出与血流动力减退的相关性。在一组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中,深层白质的串珠样改变仅出现于受累大脑半球的缺氧部分(敏感度22%,特异性100%)。一些研究结果也支持深部分水岭梗塞灶与血流动力减退有关的观点。

将不同梗塞在不同区域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并将此作为自然损害的一种指征),表明超过矢状面的大脑皮层的交界区域梗塞灶呈双峰形,并为腔内血管供血。颈前动脉供血的皮层下交界区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梗塞灶显示出额上回和中央后回连接处是梗塞灶发生的频率高峰区,并且包括了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和中心旁小叶的连接部分。颈后动脉供血的皮层下交界区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末梢)梗塞灶则最常发生在前顶叶。只有在诊断梗塞的同时重现出个人的血管分配图像,梗塞范围的图像才能够提供特异性受累血管和发病机制的关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21世纪核医学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员?
  2. 渗透压对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有关在高
  3. 核医学技师出路在何方?对核医学技术人员队伍
  4. PET-CT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诊断效能和判读
  5. 核医学:传统经典的新兴学科
  6. 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核素检查对冠心病诊
  7. 核医学检查对人体有伤害吗?
  8. 《走进核医学》教学录相片的制作
  9. 高分辨率 MRI 可确诊大脑前动脉夹层
  10. 内皮抑素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大鼠Walker-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