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拍摄制作的全新教学辅助录像《走进核医学》,将核医学科的设置、常用仪器设备的介绍、常见的核医学诊疗工作的展示等融为一体。使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观看录像对核医学有一个全面感性的认识。既弥补了理论课的不足,又避免了见习时有些检查往往看不到的缺憾。
《走近核医学》教学录像片也可以截取片段,插入多媒体课件内应用,真正实现多媒体的动态表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1.制定拍摄计划,拟定拍摄内容
拍摄《走近核医学》教学录像片的第一步就是按照本科教学大纲,制定拍摄计划,拟定拍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及具体的操作等动态影像。文字资料要求简明扼要而且要紧跟核医学的发展,能反映最新的核医学进展和动态。图像资料则力求清晰,核医学的特点就是图像资料量大,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因此给图像资料的收集带来了不少便利。用于摄像拍摄的图像需注意其对比度及拍摄灯光等,力求清晰易辨。本录相片用DV(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然后输入电脑进行编辑。收集的各种资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章节进行分类,静态与动态资料互相结合,以期更生动、形象地加以利用。
2.撰写分镜头剧本
整个录相片是由一个个场景和一个个镜头组成的。为了具体拍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要作一些更为具体细致的拍摄计划,比如这一段录相用多少镜头拍,这些镜头是从什么角度、什么距离、什么方式(推、拉、摇、移等)去拍。在这个剧本中,哪些内容可以在同一个景里拍摄等等。所有这一切,在拍摄计划中规定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有些问题甚至根本不去规定它(例如不规定拍摄的镜位、景别),所以我们要以拍摄计划为依据,在录相分镜头剧本中把它们制定出来。只有这样,摄制人员才能根据分镜头剧本的十分具体的指示,着手自己的工作。
⒊ 实际拍摄
由于近年来DV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家用的DV其拍摄精度都已达到了DVD水平,已足够日常教学得需求。如果采用高清格式的DV,则成像质量更好,但所需周边配套设备都很昂贵,所以目前还不太实用。本录相片的拍摄是采用DVD精度,已能满足日常的教学使用要求,性价比很高。
为获得稳定的图像,拍摄时DV应置于三脚架上,这样可避免手震,得到高质量的图像。拍摄时的光源可采用自然光,也可使用一些方便得到的人工光源,背光时可加用反光板。拍摄一段后可在DV上回放观看,不满意的及时重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