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碧玲 黄穗乔 高明勇 钟镜联 叶瑞心
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是常见的肝脏肿瘤,临床检查及B超、CT、核素扫描等影像手段仍有一些疑难病例不易确诊。MRI以其优良的组织分辨力、多参数多层面成像的特点,为肝脏肿瘤的诊断提供了又一有效的方法。在鉴别诊断方面,MRI优于CT[1,2]。笔者应用0.5T超导型磁共振仪对肝脏肿瘤性病变进行检查,对扫描序列的优选进行了探讨。<?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搜集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间在我院行MR检查(应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GyroscanT5-Ⅱ超导型磁共振设备扫描),诊断为肝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患者共208例进行分析。其中,原发性肝癌100例,男88例、女12例,40岁以下者10例,40岁以上者90例;肝血管瘤62例,男42例、女20例,40岁以上者有47例;肝囊肿46例,男27例、女19例,40岁以上者有43例。将上述病例分为两组:一为多回波组,肝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病人各10例;另一为常规组,肝癌90例,肝血管瘤52例,肝囊肿36例。两组各种肿瘤病人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均无明显差异。全部肝癌均有手术病理证实;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病人除小部分(肝血管瘤7例,肝囊肿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外,均结合B超、CT或核素、临床资料证实。 2. MRI扫描方法:常规组:应用自旋回波序列,T1WITRTE=500~56020毫秒,T2WI TR/TE=1800/25、120毫秒(第1回波像为质子密度像,简称PD)。层厚10mm,层距1mm,扫描矩阵256×192,采集重复次数(NSA)为2次。使用腹部包绕表面线圈并加用呼吸补偿和上下层面预饱和技术以增加信噪比,成像方向为横断和冠状面。部分病人还做了Gd-DTPA造影增强(T1WI),剂量0.1mmolkg。多回波组:上述常规序列扫描,加做单层多回波序列扫描,TR1800毫秒,TE为20、40、60、80、100、120、140、160毫秒,共8个回波时间,扫描层厚15~20mm。 3. 图像分析方法:多回波组的病例分别测定病灶和正常肝组织在各个回波图像上的MR信号强度值,感兴趣区设于最能代表该组织特点的区域。然后计算病灶和正常肝组织的信号强度比值(简称L/L)。数据经统计学方差分析及回归方法分析。常规组的病例分析各序列的影像信号强度改变。以正常肝脏的信号强度为标准,信号强度相同为等信号,比肝脏低为低信号,高于肝脏而又低于皮下脂肪的为稍高信号,等于或高于皮下脂肪者为高信号。
二、结果 1. 多回波组肝脏3种占位性病变在各个回波的信号强度比值分布及回归趋势:见附图。由附图可见,肝囊肿在第1、2回波的信号强度低于肝脏,而肝癌和肝血管瘤则呈等或略高信号改变。肝癌在第4回波开始信号强度明显低于肝血管瘤、肝囊肿后两者信号强度极强,呈“灯泡”征改变。上述数据经统计学的回归分析,肝癌的回归系数R=0.5923,回归方程为L/L=0.9214+0.0081TE。肝囊肿的回归系数=0.7273,回归方程为L/L=-0.1333+0.0277TE肝血管瘤的回归系数R=0.6000,回归方程L/L=0.5712+0.0320TE。3种肝内占位性病变均为直线回归关系,三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即在多回波序列图像上肝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病灶的信号强度表现是不同的。 2. 常规组病变在各序列影像的信号强度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