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烁综述 金征宇审校<?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00730
磁共振波谱分析是目前唯一无创性的通过生化代谢产物观察活体组织能量信息改变的方法。含磷化合物的代谢是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生物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组成。由于31P-MRS的信噪比、敏感性及时间和空间分辨力方面的限制,其研究大多局限于大容积、相对均匀且接近体表的组织,故肌肉是MRS研究的理想组织。31P-MRS应用于正常肌肉及肌肉病变的能量代谢研究已经有15年的历史。由于骨骼肌疾病在形态学的改变缺乏特异性,因而MRS提供代谢方面的信息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所提示的解剖结构更加重要。
一、31P-MRS
MRS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研究体内特定容积组织生化信息的一种技术。MRS的原理是通过射频脉冲激励被检物质的原子核,然后测量原子核在驰豫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幅度随时间呈现指数规律衰减的电磁波信号,再经过傅立叶转换,在化合物固有的位置上显示其波峰。目前MRS可以实现对31P、1H、13C、19F和23Na等原子核进行波谱测定,磷是肌肉代谢中的重要要素,因而磷谱在骨骼肌肉系统影像中意义较大,31P-MRS也是最早用于人体的波谱学技术。1974年,Hoult对离体新鲜肌肉标本进行31P波谱测定[1]。1981年,Ross得到了第一个人体31P波谱,从此MRS技术进入临床活体研究,成为目前唯一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内生化物质改变的技术[2]。从1-14.1T(Tesla)不同磁场强度的MR设备被应用于研究中,且场强越高,波谱信号越好。待检查的肌肉通常被放置在磁场中心,表面线圈被放置在感兴趣区,既充当发射装置又充当接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