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核医学

噻唑烷二酮类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支架内再狭窄

时间:2006-06-21 21:34:48  来源:  作者: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秦明照 何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 100730

 

  噻唑烷二酮类(TZD)作为一种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g(PPARg),改善糖代谢,首先用于降低血糖的治疗。近年来TZD降糖以外的作用更受关注,通过改善脂代谢紊乱;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血压;改善凝血和纤溶异常;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减轻血管的炎症反应等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同时可通过上述部分机制减少支架内再狭窄(RS)的发生。

 

  一、TZD简介

  TZD及其靶分子TZDs为一类具有2,4-二酮噻唑烷(thiazolidine-2,4-ione)结构的化合物,包括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噻格列酮(ciglita-one)和英格列酮(englitazone)等,作为药物,统称为格列酮类(glitazones)。此类药物通过激活PPARg,增加机体内多种影响糖脂代谢基因的转录,使胰岛素作用放大,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二、TZD通过PPARg介导改善AS的机制

  1. 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及降低血压

  高血糖、血脂紊乱及高血压均是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造成血管壁的功能性损害,促进AS的形成。TZD激活PPARγ后通过加强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增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葡萄糖利用率明显升高,肝糖输出减少,降低血糖水平;TZD能降低血甘油三酯(TG)水平,轻度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可使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转变为不易被氧化的颗粒较大的LDL-C,而且有研究发现TZD可以增加肝脏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脂质在外周组织的聚集,因此,对预防AS具有重要意义。

  TZD能够改善血管对舒张因子的反应性,降低血管阻力,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Sugawara等证实PPARg配体可以显著降低内源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Ⅱ1R)的表达。另有研究发现,TZD可以诱导内皮细胞释放利钠肽,抑制内皮素的释放,通过调节内皮衍生的血管活性物质的生成而影响血管张力,改善血管弹性,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2. 升高脂联素水平

  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产物。在生物体内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体外试验发现,脂联素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TNF-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阻止AS发生。TZD可以通过促进产生脂联素的脂肪细胞生成和选择性激活PI-3K通路增加脂联素的合成。

  3. 改善凝血和纤溶异常,抑制血小板聚集

  组织型纤溶酶原(t-PA)降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显著升高表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形成血栓倾向,易导致AS。TZD能直接抑制内皮细胞(EC)、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脂肪细胞合成PAI-1。关于TZD对这些细胞产生不同影响的机制,人们推测可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以及PAI-1基因多态性、转录起始位点变化引起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差异有关,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CD40主要表达于B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等,CD40与CD40L结合后可以导致多种炎症反应。CD40 CD40L信号系统不仅参与免疫反应调节,还可促进AS的发生发展,阻断CD40 CD40L系统可抑制AS的发生发展,增加斑块的稳定性。TZD可以阻止凝血酶诱导的CD40L 表达和释放,还能够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成血小板物质的表达,起到降低血小板聚集和延迟动脉内血栓的形成,起到预防AS的作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21世纪核医学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员?
  2. 渗透压对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有关在高
  3. 核医学技师出路在何方?对核医学技术人员队伍
  4. PET-CT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诊断效能和判读
  5. 核医学:传统经典的新兴学科
  6. 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核素检查对冠心病诊
  7. 核医学检查对人体有伤害吗?
  8. 《走进核医学》教学录相片的制作
  9. 高分辨率 MRI 可确诊大脑前动脉夹层
  10. 内皮抑素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大鼠Walker-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