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6例
|
时间:2009-02-24 16:47:11 来源: 作者: |
|
下肢动脉血栓是指动脉本身的病变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狭窄,导致下肢缺血,严重者可出现坏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切开取血栓或截肢。我们采用介入导管直接接触血栓连续溶栓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23~71岁,平均46岁。右侧4例,左侧1例,双侧1例。病程3天~3周。3例有吸烟及饮酒史,2例有高脂血症,脉管炎1例。临床表现均有行走后出现下肢疼痛,其后出现剧烈的肢体疼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发绀或苍白、皮温低、感觉障碍等。
1.2 方法 选择健侧股动脉作为穿刺动脉,采用Seldinger穿刺留置导管,在DSA下先行股动脉造影明确血栓的部位及血管狭窄的程度。术中使溶栓导管尽量靠近血栓,同时用导丝机械通过血栓及狭窄处,首次用尿激酶30万u+NS 50 ml微量泵30 min注射完毕,造影了解血管通畅情况,之后如未通畅则继续推进导管,继续溶栓,直到可扪及足背动脉或患肢皮温变暖、皮肤颜色正常,术中尽量溶栓至造影见远端血管显影,但尿激酶总量不能超过150万u,保留导管。同时全身肝素化。之后每天尿激酶60~80万u+NS 50 ml+肝素7000 u。用微量泵按尿激酶6~8万u/h经导管泵入,连续5~7天。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共用10~14天。预防感染。之后进行造影血管通畅或患肢无缺血表现后,则拔管。并且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
1.3 结果 6例中有2例DSA造影发现从股动脉中段开始出现血管狭窄、闭塞,3例从动脉开始,1例从胫前动脉分支开始。其中4例在术中即能扪及到足背动脉搏动,2例术中未能扪及到足背动脉搏动,但患肢皮温变暖、皮肤颜色正常,经治疗后第二天则可扪及到足背动脉搏动。6例患者均再通成功,有2例恢复血供后出现肢体远端有灼热感,1天后消失。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
2 讨论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形成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或者是动脉炎。血栓形成后导致肢体的缺血,首先是运动后出现患肢的疼痛,休息后好转,之后当出现血管完全闭塞且未建立起侧支循环后则出现疼痛、苍白或发绀,未扪及患肢远端的动脉搏动、感觉障碍,重则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该类患者一旦出现肢体完全缺血则病情严重,需要最快明确诊断并恢复患肢的血供,否则影响患肢的存活,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方法的使用,很多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免去了截肢的痛苦。
Dotter等[1]报道经导管局部灌注尿激酶溶栓取得满意的效果且尿激酶用量为全身的1%~10%。罗鹏飞等[2]使用导丝、导管对血栓进行机械的破坏后增加溶栓药与血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血栓更易溶解。本组病例均是动脉本身的病变导致的血栓形成,并且病史时间长,所以要使血栓在一次冲量中完全溶解,难度是相当大的。本组病例首先采用经导丝、导管的机械作用同时间断灌注尿激酶及抗凝剂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患肢的血供,之后持续给予溶栓及抗凝。目的是因为尿激酶的半衰期较短,采用连续给药可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有利于血栓的溶解及预防新的血栓形成。本组6例采用此方法全部病例的患肢均恢复血供。所以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用此方法治疗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Dotter CT,Rosch J,Seaman AJ.Selective clot lysis with low-dose streptokinase.Radiology,1974,111(1):31.
2 罗鹏飞,邵培坚,陈晓明,等.下肢动脉血栓闭塞的导管溶栓治疗.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7):48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