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和方法
我院20004年~2008 年32例肺癌患者因行常规DSA ,病变供血血管显示不清及共干血管复杂,即行快速旋转DSA检查。32 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7~75岁,平均58.5 岁。
使用荷兰PHILIPS ALLU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该系统具有快速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功能,先作常规正位DSA 检查,对可疑病变部位再作旋转DSA检查,旋转DSA是将C形臂支架围绕患者做2次快速旋转运动,设定起始位,结束位,角度为度。第一次从设定的起始位开始,到结束位获得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减影所需的蒙片图像,当第一次旋转完毕后,C 形臂又从结束位置回到起始位置,第2 次快速旋转是注射对比剂开始进行,这样可获得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含对比剂减影的多维空间图像,称为对比像。本机旋转显示角度范围在180°以内。快速旋转数字减影在采集实时图像时,以减影方式显示。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总量12ml ,利用高压注射器经导管注入,注射流率2ml/s ,压力300PSI。
2.结 果
32例患者因正位造影时有肋间动脉共干以及疑有脊髓动脉吻合。后行快速旋转DSA 检查,经系列动脉动态图像的回放及分析发现所有多维空间的减影图像显示脊髓动脉。其中15例造影图像均避开了前后多支血管的相互重叠,清晰地显示脊髓动脉。
3.讨论
临床在介入治疗中为了寻找病变供血血管常采用多次超选择性插管,依次造影证实,既增加了曝光剂量和对比剂量,又易导致血管损伤。旋转DSA 技术与一般DSA 技术相比,其优点是一次性旋转即可获得不同角度的多维空间血管造影图像,增加了影像的观察角度,能从最佳的位置观察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提高病变血管的显示率 ,有利于提高介入栓塞治疗导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 ,该技术实质上是对正位DSA 检查的重要补充。旋转起始位置及方向的设定、旋转角度的设定、对比剂的用量,都关系到血管病变的显示效果。我们对右肺支气管动脉造影采取从左前斜位30°至右前斜位50°,(左肺采取右前斜位30°至左前斜位50°),C 形臂以人体长轴为轴心80°旋转,速度10°/ s、时间8s 完成,以每秒12.5帧方式采集图像从而能获得较好的连续动态图像质量。在旋转角度范围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球管旋转速度过慢,需较长的曝光时间,因呼吸因素而出现图像匹配不良,此外过长的曝光时间在对比剂一定量的情况下动脉期图像因造影量不足而质量下降。
支气管动脉可由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吻合,这种病例在临床支气管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时可造成对脊髓血供的影响而引起脊髓损伤。本文资料中,右侧造影中有17例与肋间动脉共干,其中有9例通过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吻合;左侧造影中有15例与肋间动脉共干,其中有6例通过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吻合。在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及栓塞时,要注意是否有肋间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共干。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进行灌注化疗、栓塞时会引起该肋间动脉支配区的疼痛,严重者可致该区皮肤坏死。当造影见肋间动脉显影时,应注意保护;同时还要认识到该血管与脊髓血供有关,特别要警惕有脊髓动脉存在,并采取相关方法避免脊髓并发症的发生。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及栓塞是在DSA 的监视下进行操作的,医生所见的影像为二维图像。为了较能直观地进行操作,我们采用旋转摄影,来显示有无脊髓动脉吻合。这样就为介入医生在治疗时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
(作者:江苏省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