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PE)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达20%~30%,在西方国家居第3位,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且80%以上的血栓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虽然我国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报告,但可以肯定该病并不少见,只是以往认识不足。绝大多数PE患者在生前未被确诊,国内外尸检报告显示,该病误诊和漏诊率高达67%~79%。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正确治疗,该病死亡率可降至原来的1/5~1/6。误诊和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生对PE认识不足且缺乏必要的检查手段。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使PE的诊断发生了革命性变化,PE现代影像学诊断策略逐步形成。
普通X线胸片
普通X线胸片是传统检查手段,在典型病例中可见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纤细,肺透过度增高,未受累部分纹理相应增加。如果发生肺梗死,可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如果累及范围≥1/3肺血管床,X线可表现肺动脉高压征象。但X线平片不能直接检出PE,仅提示PE可能,对临床典型病例可提示诊断。虽然X线胸片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但可提供心胸全貌,有助于全面评价患者心肺,便于鉴别诊断,对由PE引发的肺梗死、肺动脉高压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放射性核素
肺通气灌注(V/Q)显像结合下肢深静脉γ照像,是无创诊断PE的方法,长期广泛应用于临床,敏感性与特异性可达80%~90%。但放射性核素检查不能直接显示血管内腔,对血栓及栓塞部位诊断特异性差,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受限。核素下肢深静脉γ照像,可检出90%的下肢深静脉和腔静脉血栓,有助于对患者进行筛查。放射性核素检查与CT肺动脉造影检查相结合,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PE的“金标准”,敏感性及特异性达94%和96%,但临床并未广泛应用。在英国也仅有1/3的医院进行此项检查,在我国更少,而且右心导管术及造影检查存在并发症,死亡率为0.5%。对于急性PE患者,此项检查几乎不可能实施。血管重叠、外围肺动脉栓塞显影受限及胸肺疾病等可导致诊断困难。作为有创性检查,肺动脉造影仅用于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及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
CT肺动脉造影及CT静脉造影
CT肺动脉造影和CT静脉造影(CTPA-CTV)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检查技术,可直接显示肺血管主干及肺段血管内腔,CT可清楚地显示血栓部位、形态、与管壁的关系及内腔受损情况,延迟进行下肢腔静脉扫描可检出深静脉血栓。与有创性肺动脉造影比较,CTPA-CTV对PE诊断的敏感性为94%(80%~100%),特异性为96%(86%~100%)。其最大优点是无创(尤其是对急症患者),作为诊断方法,对指导溶栓抗凝、介入和手术治疗及评价疗效十分可靠,目前已可替代常规肺动脉造影,作为二线甚至一线检查方法。其缺点是无法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对肺亚段及外周小血管PE的诊断尚有困难。值得庆幸的是,段以下发生栓塞的机会<6%,而其临床意义如何尚待进一步评价。CT可很好地鉴别出胸肺疾病对PE诊断带来的影响。CT检查除碘过敏外几乎无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既往常规采用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脉冲序列诊断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栓塞。平扫或静脉注射(钆)Gd-DTPA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包括时间飞跃法(TOF)和相位对比法(PC)]可同时显示肺动、静脉,但其影响因素较多,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受限。目前采用闭气超高速扫描序列,应用首次通过造影增强法,仅采取肺动脉期影像,以检出PE,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85%和96%。3D-MRA显示外周血管较好,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MRI诊断PE的价值与“金标准”的差异尚须深入研究,以指导临床应用。MRA对检出深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栓有重要价值。
超声心动图
在诊断PE的检查方法中,超声心动图(UCG)的应用也较广泛。UCG可直接诊断中央型PE,存在一定价值,但受检查方法及机器质量限制较大。经胸UCG检查,影像分辨率低,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受限。对于急诊患者,UCG可用于床前筛选,但检出率低。经食管UCG检查,可较好地探测到主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近心段,对该段P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0%以上,但对远离中心的PE则不能诊断。值得指出的是,重症患者几乎不能耐受经食管UCG检查。
超声检查的最大优点是可快速获得结果并可在床旁进行,虽一般不能作为确诊方法,但如发现右心负荷加重、肺动脉高压等征象,对提示PE和排除其他疾病具有重要价值,是疑诊病例的优先检查项目。深静脉超声检查可直接观察或通过探头压迫观察血栓,或通过挤压远侧肢体试验和多普勒血流探测等技术,发现95%以上的近端下肢静脉内血栓。静脉不能被压陷或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据。对疑诊PE病例,若同时发现DVT的证据则增大了PE诊断的可能性。
肺栓塞影像学检查的策略选择
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国际主流研究肺栓塞诊断前瞻性研究-Ⅱ(PIOPED-Ⅱ),对PE和DVT的影像学诊断进行对照研究,充分评价了单独应用CTPA-CTV诊断PE和DVT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异性为95%,敏感性为90%,明显优于核素扫描。PIOPED Ⅲ将进一步评价MRI在PE和DVT中的诊断价值。
临床医生诊断PE和DVT,应熟悉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优势与局限性,且应具有综合应用和分析的能力。
对疑似PE患者进行筛查,X线平片检查不可或缺,同位素V/Q检查是常规检查,并结合下肢深静脉γ照像。
对高度疑似PE患者,CTPA可作为PE和DVT的确诊手段并用于指导治疗(如溶栓抗凝或外科手术治疗),使急诊患者直接使用一线筛选方法,及时治疗并评价疗效。
对急诊疑似PE的患者,床旁UCG可作为一线诊断方法。虽然超声多普勒检查对PE检出率低,但可在检出右心负荷加重、肺动脉高压的同时检出深静脉是否存在血栓,对提示重症患者存在PE有重要价值。
对于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可采用有创性检查肺动脉造影,该方法也可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
总之,应根据患者当地条件,按照不同治疗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既避免了漏诊和误诊,也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根据我们一项PE影像学的比较研究表明,CTPA有明显诊断优势,结合超声多普勒下肢深静脉检查,对检出PE既经济又快捷,是PE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文章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