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剂肾病(CIN)仍然是临床上使用含碘对比剂(CM)时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1]。对比剂肾病可显著增加发病,包括需要短期和/或长期血液透析或肾移值[2]。最为重要的是,CIN的发生与住院和长期病死率独立相关[2-5]。临床上,CIN表现为CM给药后3天内肾功能急剧减退,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6]。CIN的一般特征为血清肌酐(Cr)浓度升高至少0.5mg/dl或与基线相比至少升高25%[6]。多数CIN发作为自限性,并且在10天内恢复[6]。但有证据表明,即使是持续性轻度Cr升高也可导致病死率升高[7,8]。
已经发现患者相关和CM相关的危险因素与CIN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有关[9]。虽然肾功能贮备好的患者中CIN危险性低[10],但慢性肾病(CKD)使CIN的危险性由通常的发生率≤2%增至12%-27%[9]。糖尿病(DM)可能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9];但同时患有CKD和DM的患者CIN的发生率可高达50%[9,11]。CM的特征,如渗透压浓度也可能影响CIN的危险性。对比剂可以按照渗透压浓度分类(例如高渗CM[HOCM]大约2000mOsm/kg,低渗CM[LOCM]600-800 mOsm/kg,等渗CM[IOCM]290 mOsm/kg)[6,12]。一般而言,CM的渗透压浓度越低,则其安全性越高[13]。虽然CM的化学组成(离子性与非离子性、单聚体与二聚体)也可能与CIN的发病机制有关[12,13],但尚未发现不同LOCM之间的差异在临床上有显著的意义[14-16]。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协会和美国放射学会发表的治疗指南认为所有的LOCM具有相同的功能[9,17]。
缩略语和首字母缩写
CI=可信区间
CIN=对比剂肾病
CKD=慢性肾病
CM=对比剂
Cr=肌酐
DM=糖尿病
HOCM=高渗对比剂
IOCM=等渗对比剂
LOCM=低渗对比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CKD或CKD伴DM患者中,IOCM碘克沙醇与LOCM碘海醇相比可以降低CIN危险性[18,19],但在普通患者人群中进行的小规模的碘克沙醇与碘海醇的对照试验结果可疑[20-22]。这些研究一般显示,IOCM与LOCM之间肾毒性作用没有差异,或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统计学把握度不够[20-22]。这项荟萃分析的目的是,对随机对照试验中患者水平的Cr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比较碘克沙醇与各种LOCM给药后Cr的变化,这些试验是在有不同水平的CIN危险因素的患者中进行的,其中相当数量的患者为肾脏并发症的高危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