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血症的概述
各种原因引起外周血清泌乳素(PRL,Prolactin)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状态称为高PRL血症(hyperprolactinemia),是年轻女性最常见的垂体-下丘脑轴内分泌紊乱。可引起溢乳,闭经,不孕,性欲减退,肥胖,以及因过低雌激素状况到致出现进行性的骨痛、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多毛、脂溢及痤疮等[1]
高泌乳素血症可以是生理性,药物性,及病理性的。常见的导致高PRL血症的病理原因有:1)垂体瘤:泌乳素瘤及分泌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的腺瘤(如ACTH瘤、GH瘤等)、无功能垂体瘤压迫垂体柄。2)垂体增生;3)下丘脑和垂体柄疾病:肉芽肿疾病如结节病;颅咽管瘤和其他肿瘤;颅脑放疗;垂体柄断裂;空泡蝶鞍;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瘤);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转移瘤。4)原发性和/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如: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5)慢性肾功能异常及肝硬化:PRL在肾脏降解异常。6) 胸壁损伤包括外科损伤、带状疱疹、及肿瘤性疾病等:传入神经通过增强的刺激可加强PIF(拮抗PRL释放抑制因子)作用。7)癫痫发作等[2]
绝大部分的高泌乳素血症是由垂体和下丘脑病变引起的。所以鞍区的影像学检查非常重要。在临床不能明确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时,应进行鞍区的影像学检查以除外鞍区占位性病变,如无功能垂体腺瘤或颅咽管瘤的可能。如果表面上找到了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如:使用神经内科药物,但是患者的血泌乳素持续升高高于200ng/ml,也应该谨慎除外鞍区占位,因为这样高的血泌乳素水平和垂体瘤密切相关[3]
鞍区影像学检查技术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为CT和MRI。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多方位成像,由于无放射线损伤,可以多次重复进行,是鞍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式。CT在软组织分辨率方面不及MRI,常不能显示小的病变,如垂体微腺瘤。但是对于较大病变的诊断,CT可以满足临床的需要。CT对钙化,骨质结构的显示优于MRI。而且,CT在中国的普及率远优于MRI,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所以熟悉鞍区CT的检查方法,以及鞍区常见疾病CT表现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uy, CT)
鞍区检查,应该使用冠状层面,即扫描层面尽量垂直于鞍底。对于不能进行螺旋容积扫描的CT机,应尽量采用冠状位扫描,即患者检查时头部尽量后仰,扫描机架可调角度尽量向扫描床的头端给到最大,尽量保持可以以冠状位成像。而对于可进行容积扫描的CT机,则可行等体素容积扫描,然后进行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即可得到。垂体体积较小,所以CT扫描一定使用薄层才能分辨垂体组织,层厚一般小于3mm。扫描要包括整个鞍区,对于垂体大腺瘤,层厚可适当加大,以便包括整个肿瘤的范围。对于鞍区病变的CT检查,增强扫描非常必要。正常垂体强化明显,而小的垂体腺瘤强化程度低于且相对晚于正常垂体组织,增强后二者形成明显的对比,所以使用增强扫描可提高小肿瘤的检出率。增强扫描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清楚显示肿瘤的范围,明确肿瘤边界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根据肿瘤强化的特点不同,还可提高正确诊断的准确率。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
MR检查技术包括平扫,常规增强和动态增强。一些新的MR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因受颅底的磁敏感性伪影的影响且空间分辨率不足,在鞍区影像检查的应用上还有明显的限度。
常规MRI平扫必须包括冠状面和矢状面SE TIWI,层厚2-3mm,间隔(0-1mm)。冠状面扫描线垂直于鞍底,常选择与斜坡和脑干平行。矢状位用于显示中线结构。可同时选择冠状面或矢状面T2WI。T2WI像的价值在于提供肿瘤的T2对比信息,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为了提高细微结构的显示,在保证足够信噪比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尽可能小的FOV,薄的层厚和大的矩阵。
根据临床需要,平扫后可进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可以提高垂体腺瘤的检出率,尤其是那些平扫呈等信号的垂体腺瘤。同时对于大腺瘤,可以更好显示肿瘤的范围与边界。增强应在平扫后进行。常用造影剂为Gd-DTPA,剂量0.05-0.1mmol/kg体重,静脉注射。造影剂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注入,并以等量的盐水冲管。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磁共振专用高压注射器。在造影剂注射完后,立即重复冠状和矢状位T1WI像,扫描层面位置、范围、层厚及序列参数要与平扫保持一致,以利于增强前后的对比。
动态增强:利用快速扫描序列,在静脉团注造影剂的同时,对垂体进行连续的多个时像的扫描。主要用于垂体微腺瘤的检出。常规增强扫描,成像的时间较长,常不能保证在正常垂体组织和微腺瘤呈最大对比时成像,有时在平衡期垂体微腺瘤也已明显强化,与正常垂体的信号强度趋于一致。而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快速扫描技术,可以在二者对比最明显时获得图像。还可以分析二者的时间信号曲线特征以帮助诊断。动态增强多采用FSE T1WI成像,每个时相10~15s左右,连续进行5-6个时相的扫描。造影剂用量同常规增强;造影剂的注射应使用高压注射器,2-3ml/s的注射速度。一般动态增强在冠状面上进行。在动态增强完成后,应再行常规增强扫描作为动态增强的补充。研究表明,平扫、动态增强和常规增强三个序列联合使用,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敏感性最高可达到98%左右,明显高于单一序列的使用[4-5]。
正常鞍区的影像学解剖
鞍区范围小,结构复杂。主要结构有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周血管、颅神经及下丘脑等。垂体位于蝶骨上方下凹形成的垂体窝内,由下列结构包绕:上面鞍膈、鞍上蛛网膜下腔(鞍上池)、视交叉、第三脑室、下丘脑,下面为蝶窦,侧面为海绵窦及其内容物。高分辨率的冠状面CT能显示大部分的结构。MRI可以从矢状位和冠状位两个方位进行薄层采集观察垂体,且具有非常高的组织和空间分辨率,平扫即可清晰分辨腺垂体及神经垂体(图1 ATIWI 冠状位 B矢状位),所以是显示鞍区结构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垂体及垂体柄
垂体由垂体前叶(亦称腺垂体)和后叶(亦称神经垂体)组成,垂体后叶较小,约占垂体总体积的1/5,在磁共振 T1WI呈点状“亮”信号,这在矢状位上显示得比较清楚,文献报道其出现率为50%-91%。垂体主体为其前叶,约占垂体总体积的4/5,垂体肿瘤主要发生在这部分。在CT上,垂体前叶与脑实质等密度。MRI上与脑白质信号相似。中间叶在人类已经退化,约占垂体总体积小于5%,下丘脑轴突经垂体蒂终止于此部,有时可见无功能的中间叶囊肿。
正常垂体上缘平直或下凹,部分正常垂体上缘也可上凸,上凸型的垂体主要见于青少年,尤其是女性。随年龄增加,下凹型的垂体比率增多。垂体高度是判断垂体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垂体的高度与性别和年龄有关,年轻女性垂体最高,以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年轻生育期女性正常垂体高度一般小于10mm,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垂体明显增大,最高可达12mm。儿童的垂体高度=6mm,男性及绝经后妇女垂体=8mm[6]。通常正常垂体的密度及信号均匀,正常人垂体内可见到局灶性低信号[7],代表了无症状的垂体腺瘤、结合部囊肿和胶样囊肿。这种无症状的病灶,尸检的发现率约为10-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