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影像学快步走来
|
时间:2007-04-20 17:47:52 来源: 作者: |
|
●美国和欧盟已将分子影像学研究计划提至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重大研究计划高度●分子影像学并不抽象,每一位影像学家在临床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相关的研究课题●尽管现在分子影像学还没有走入临床,但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它必将大展拳脚
优势提供动态系统信息
分子影像学的概念由Weissleder于2001年首先提出,指的是用影像学的方法在活体的条件下反映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相对于离体检测,其优势在于实时、无创地对同一机体进行纵向动态的观察,获得系统信息。因此,尽管分子影像学起源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影像技术学的结合,但是,所涉及的领域已大大超越了这些学科的范畴。相对于传统的影像学,分子影像学偏重于疾病的基因分子水平的异常,而不是基因分子改变的最终效应。分子影像学使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成像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等方面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是分子和基因水平治疗新技术进入临床所必须的监测手段。
误区临床缺少研究课题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的进展,迫切需要某种手段来监测其研究对象在生物活体内的状态,于是分子影像学应运而生。
近日,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江苏省医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分子影像学学术大会上,国际分子影像学奠基人之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KingC.Li教授介绍说:分子影像学作为未来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被美国医学会评为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个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之一。同时,分子影像学对临床放射医师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无从下手的,它与放射学医师的日常医疗工作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提炼出很多分子影像学范畴的问题和研究课题。反过来,分子影像学必须要结合临床,解决临床问题才有意义。
比如,干细胞的临床移植治疗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干细胞移植后无法在活体状态下监测移植细胞的生存状态,也无法明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干细胞移植是否有直接关系。由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用磁共振对比剂标记干细胞后移植入患者体内,然后应用磁共振在活体进行示踪,了解干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归巢及存活状况,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瓶颈缺乏多学科交流合作
应该看到,对于分子影像学这个新兴的学科,我国在起步阶段与国际差距并不大。然而现阶段,缺乏多学科的合作成了阻碍这个学科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与生物、化学、物理、工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合作。比如,在分子探针的设计、制备以及表征分析中,就需要生物工程、生物化学等相关专家的密切配合。
未来临床应用期即将来临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里,分子影像学涉及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抗癌药物的疗效监测;转基因诱导血管再生和新质粒结构适合性的监测;新药开发等。
虽然当前的分子影像学的研究大多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或临床前阶段,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突破,分子影像学的临床应用期即将来临。
现有的几种分子成像技术各有优缺点,因此,多种成像技术联合使用将会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新显像探针的设计是分子影像学未来发展的具体举措,未来的探针应既“聪明”又“能干”,不但能够在多种成像技术条件下很好显像,而且兼具治疗作用。当我们利用分子成像技术能够无创、实时地监测药物代谢、酶的活动、信号转导、抗原水平及细胞增殖的时候,分子影像学的远期目标即:阐明基于机体细胞和组织功能互相连接的生物学途径和网络分子将成为可能。
毋庸置疑,分子影像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同,美国NIH和欧盟框架技术均已分别启动了分子影像学研究计划,该计划甚至被提升到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后的重大研究计划的高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