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
7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中,男性44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69岁。30岁以内51例,占72%。
临床症状无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与出现硬块。疼痛一般较轻,呈间歇性,并逐渐加重,若病灶接近关节者,常有关节活动障碍。若病变位于脊柱者可出现神经根压迫症状。
7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分布部位如下:
部位
|
例数
|
部位
|
例数
|
股 骨
胫 骨
肱 骨
尺桡骨
髂 骨
坐 骨
耻 骨
|
21
10
6
3
5
2
1
|
脊 柱
颅面骨
距 骨
髌 骨
跟 骨
跖 骨
指 骨
|
10
4
2
1
4
1
1
|
影像学表现
根据病变发生部位不同,发生于四肢长骨、脊椎或其它部位,其影学表现各不相同。典型的X线平片表现为中心性或偏心性,呈现膨胀性囊状透亮灶,骨皮质变薄且无骨膜反应。呈现“爆裂”或“气球样”改变为其特征。病灶内可见粗细不均的间隔,部分病灶呈分叶状周边见骨质硬化边缘。CT显示病灶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缺损,其内充满液体,囊肿内常出现液一液平面,增强扫描可见囊肿内斑片状增强影。MRI扫描显示病骨显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其内由许多大小不一,信号强度不等的囊腔组成。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部分病例囊腔在T2WI上出现液一液平面,液面上为高信号,液面之下为低信号。
讨论
动脉瘤样骨囊肿一词源于1942年Jaffe与Lichfefein报道2例单房性骨囊肿,他们发现该囊肿呈“特殊的含血大囊肿”因而命名为动脉瘤样骨囊,然后以ABC缩称该病。以“动脉瘤样”强调其“爆裂性”膨胀性改变,而囊肿则强调病变周围的薄层骨壳与大血窦相似。
本病性质至今仍不十分明白,近来较多学者推测ABC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骨内血液动力学障碍(静脉阻塞或动静脉瘘),受累骨区域内静脉压持续升高,发生血管床扩张与充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出血与血窦形成,导致局部骨质遭受继发破坏而形成的一种继发性病变。这一观点已被较多学者证实与承识。约有1/3的病例可以找到原发病变,最为常见的有骨巨细胞瘤,其次有软骨母细胞瘤、成骨纤维瘤、纤维黄色瘤与软骨粘液样纤维瘤,较为少见的有骨肉瘤。
病理上本病大体观见病灶似充满血性的海绵,由多个充满血液的相互融合海绵状囊腔组成,镜下见囊性间隔由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类骨质与编织骨构成。
四肢长骨为本病好发部位。本组71例发生于四肢长骨40例,占56%。影像学上根据病灶发生的位置可分中央型、偏心型与骨旁型。中央型者病灶位于长骨中央向两侧呈对称性膨胀性生长,偏心者病灶主要部分位于长骨内。部分病灶呈膨胀性突向骨外。骨旁型者病灶呈“肥皂泡样”鼓入软组织内,局部骨皮质见蝶形压迹,具特征表现。本组有1例患者8个月内先后检查5次,可以看到随着时间延长,见病灶内间隔增多、增粗,边缘骨质硬化增加。骨膨胀性变得更为明显的过程。
本病也好发于脊椎,本组共有10例,占14%,。病灶发生脊椎者常发生或累及椎体附件,并可侵犯肋骨。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内见细小的间隔。部分病例在CT或MRI检查中呈现典型的液一液平面征象。
动脉瘤样骨囊肿可并存或继发于其它骨病,故有人将本病分单纯性与继发性动脉样骨囊肿。本组71例中有16例与其它骨病并存,占22.5%,其中11例与良性骨病并存,有5例与骨肉瘤并存。这些病例影像学上可以呈现以动脉瘤样骨囊肿为主的影像学表现。亦可呈现以并存骨病为主的影像学上的表现。从而增加诊断的复杂性与困难。因此当影像学上出现上述的困难的情况时要考虑到此种可能性。毫无疑义,在某种情况下术前光凭影像学检查作出正确的诊断是十分困难的,一定要临床、影像、病理三者紧密结合,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
小结
1.动脉瘤样骨囊肿并非少见,近年国内外有较多的综合报道。较多研究认为本病性质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骨内血液动力学障碍(静脉阻塞或动静脉瘘)而形成的一种继发病理过程,而不是单独的疾病。
2.呈现“爆裂”或“气球样”改变为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上特征性表现。
3.动脉瘤样骨囊肿可并存或继发于其它骨病,特别当与骨肉瘤并存时必然增加诊断的复杂性与困难。毫无疑义,此时术前光凭影像学检查作出正确的诊断是十分困难的,一定要临床、影像、病理三者紧密结合,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