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影像知识

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学(中)

时间:2005-09-09 08:00:00  来源:  作者:

张云亭 天津医科大学放射科
二、颅神经肿瘤<?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 听神经瘤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肿瘤多起源于内耳道段前庭神经,起自蜗神经者少见。早期肿瘤局限于内耳道内,普通CT常难以显示。较大肿瘤表现为桥小脑角区类圆形等或低密度病灶,少数呈高密度。病灶与岩骨接触面小,呈"锐角征"。病灶中心多位于内耳道平面,偶向幕上延伸。肿瘤周边可见轻、中度水肿。约70-90%的病例内耳道可见扩大,呈锥形或漏斗状,晚期有岩骨缺损。少数病例可见双侧听神经瘤,多为神经纤维瘤病。近半数病例有同侧残存的桥小脑角池、环池、桥池的增宽;四脑室常受压,个别可见三脑室后部受压,并幕上脑室轻、中度扩张。
    增强: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半数为均一强化,其次为不均一强化,部分病例为环状强化。均一强化者平扫多为等密度病变,环状强化病变以低密度为主。多数病变增强后边界清楚。
  MRI
    平扫:较大的肿瘤表现为桥小脑角区颅内脑外肿瘤的特征,即在肿瘤和脑实质之间可见由脑脊液和流空的血管形成的"裂隙"、小脑半球皮髓质交界移位、脑干受压移位。T1WI上2/3的肿瘤信号低于脑实质,1/3与脑实质等信号,T2WI肿瘤呈高信号。常可见肿瘤呈蒂状伸入内听道,为听神经瘤的特征性表现。较大的肿瘤内常可见囊变,呈液性长T1长T2信号。少数情况下(约7%)肿瘤周围可合并蛛网膜囊肿。
    增强:多数肿瘤强化明显,可呈均一强化、不均一强化或环状强化。增强MRI有助于显示局限于内耳道内的小听神经瘤。
  [诊断和鉴别诊断]
   听神经瘤在CT和MRI上表现典型,一般不难诊断。主要应和桥小脑角区的脑膜瘤、胆脂瘤和三叉神经瘤鉴别。
   脑膜瘤CT平扫多为高密度,呈明显均一强化,以广基和岩骨相连,与岩骨夹角为钝角,并可见向幕上延伸,呈"逗号"征。脑膜瘤在T1WI和T2WI均与脑皮质等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均一强化,邻近的硬膜常可见强化,呈"硬膜尾征"。
   胆脂瘤在CT上密度低于听神经瘤,边界清楚,增强后无强化。CTC检查可见对比剂进入肿瘤裂隙内。MRI上胆脂瘤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略不均一,肿瘤呈葡行性生长。增强后无强化。
   三叉神经瘤病灶的中心位于内耳道前方岩骨尖处,常同时累及中后颅窝,呈哑铃状。岩骨尖常受压变短及鞍旁骨破坏,一般无内耳道扩大。
   MRI为听神经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是增强MRI可显示局限于内耳道内的小听神经瘤。CT可同时显示内耳道的扩大和肿瘤本身,在显示骨质破坏上优于MRI。
  (二) 三叉神经瘤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中颅窝/后颅窝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密度可高、低、等或混杂密度,或为囊性。同时累及中、后颅窝者为哑铃状。肿瘤多起自三叉神经节或神经根,因此常有岩骨尖的破坏。肿瘤周围无水肿,等密度的肿瘤无占位表现时平扫可以表现正常。
    增强:呈均一或环状强化,边界清楚锐利。
  MRI
    T1WI肿瘤呈低、等信号,T2WI肿瘤呈高信号,较大的肿瘤可有囊变,呈长T1长T2信号。小的肿瘤可表现为局部脑池增宽,于增宽的脑池内可见肿瘤影。大的肿瘤可跨越中、后颅窝,同侧岩尖脂肪信号消失为其特征。
    增强:呈均一或环状强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叉神经瘤具有典型的发病部位,其密度和信号符合神经鞘膜瘤的特征,结合岩骨尖骨破坏诊断不难。中颅窝的三叉神经瘤应和脑膜瘤、颞叶胶质瘤鉴别。颞叶胶质瘤为脑内肿瘤,占位表现明显,强化不规则,无骨质改变。后颅窝的三叉神经瘤应和听神经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胆脂瘤鉴别。
MRI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三、脑膜肿瘤
  
(一)脑膜瘤:见《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一文
  (二)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
  1.脂肪瘤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多位于中线,如胼胝体区、环池、四叠体池、纵裂,还可位于桥小脑角池、内听道。表现为低密度灶,CT值为-40~ -100Hu。边界清楚,密度均一。肿瘤周围无水肿表现。常伴发脂肪性胼胝体发育不全等先天性发育异常。
    增强:病灶无强化。
  MRI
    平扫:T1WI 呈高信号,T2WI 呈等或略高信号。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如饱和法、化学位移等可将T1WI高信号抑制成低信号,为脂肪瘤确诊的重要依据。常伴有胼胝体发育不良等先天性发育异常。
    增强:病灶无强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脂肪瘤具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其密度和信号均具有一定的特征,特别是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可将T1WI高信号抑制为低信号,根据上述表现,可做出诊断,一般无需和其它病变鉴别。
    MRI在显示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显示伴发的脑发育异常方面均优于CT。
  2.血管外皮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表现为脑质外肿块,形状不规则,表面呈分叶状,以广基和硬脑膜或颅骨内板相连。肿块呈等或高密度,部分病例密度不均,其中可见低密度影为囊变或坏死区。肿瘤内一般无钙化。肿瘤周围脑质可有受压移位,水肿表现较轻。肿瘤较大时可引起邻近颅骨压迫性骨吸收或侵蚀性骨破坏改变,一般不引起骨质增生。
   增强:肿瘤强化明显,呈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MRI
   平扫:肿瘤位于颅内脑外,呈分叶状。T1WI肿瘤与脑皮质等信号,T2WI信号略高于脑皮质,部分病例信号强度不均,其中可见液性长T1长T2信号区,为坏死和囊变。肿瘤及其周围可见大量流空血管影,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邻近脑质受压移位,没有或仅有轻度水肿表现。
   增强:肿瘤强化明显,呈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管外皮瘤为颅内脑外肿瘤,肿瘤起自硬脑膜,以广基和硬脑膜或颅骨内板相连,密度和信号均一或不均,肿瘤内无钙化,增强后肿瘤强化明显,呈均一或不均一强化,根据以上表现可做出诊断。血管外皮瘤主要应和脑膜瘤鉴别,两者影像学表现非常类似,鉴别主要靠以下几点:1.血管外皮瘤表面常呈分叶状;2.血管外皮瘤常有坏死和囊变,密度和信号可以不均;3.血管外皮瘤无钙化,有钙化则支持脑膜瘤的诊断。4.血管外皮瘤及其周围流空血管影较脑膜瘤明显。5.血管外皮瘤手术后容易复发,脑膜瘤完全切除后复发少见。
   MRI在显示肿瘤的位置、范围、内部结构上均优于CT,还可显示肿瘤周围的流空血管影,诊断和鉴别价值均高于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CT对显示钙化价值较大,有助于和脑膜瘤鉴别,对肿瘤所致颅骨改变的显示也优于MRI。
  (三)黑色素瘤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分原发和转移两大类,原发者罕见,多数为皮肤的黑色素瘤转移所致。原发者肿瘤多起自软脑膜,常见于脑底池、视交叉和大脑各叶脑沟内,也有发生在侧脑室、松果体区及Meckel`s腔的报道;转移者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70%肿瘤为均匀高密度,其余为高、等混杂密度。合并出血时密度更高。少数可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为肿瘤侵犯脑表面的小血管所致。肿瘤可沿软脑膜播散,在脑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高密度结节,并可侵犯到脑质内。常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的表现。
    增强:肿瘤呈均一强化,圆形,边界清楚。
  MRI
    平扫:肿瘤本身的信号强度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含黑色素越多,T1和T2就越短。含黑色素的细胞在10%以上的肿瘤T1 WI信号高于皮质,T2 WI信号低于皮质。含黑色素细胞在10%以下的肿瘤,其信号强度变化较大,T1 WI多呈低或等信号,也可是高、低、等混杂信号,T2 WI多为高或等信号,也可为高、等、低混杂信号。肿瘤内可以有出血,常使肿瘤的MRI信号更加复杂,少数肿瘤可以呈血肿信号。常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的表现。
    增强:肿瘤呈明显均一强化,软脑膜播散灶常同时强化。少数软脑膜的肿瘤平扫时并不明显,增强后软脑膜强化并有增厚。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典型的黑色素瘤CT平扫为高密度,MRI T1WI为高信号,T2 WI为低信号,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一般不难做出诊断。表现不典型者应同脑膜瘤、脑内血肿鉴别。脑膜瘤在T1WI和T2WI均与脑皮质等信号,以广基和颅骨内板或硬脑膜相连,肿瘤内可见钙化,增强后明显均一强化,强化程度较黑色素瘤明显。脑内血肿的MRI信号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突发病史以及短期内随诊信号强度有变化等有助于鉴别。
  MRI优于CT
  (四)血管母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肿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少数位于蚓部或幕上。囊性肿瘤约占60~90%,表现为小脑半球类圆形脑脊液样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内缘光滑。少数囊壁可见钙化。壁结节为等密度,少数病例结节内可有低密度坏死区。壁结节位于软脑膜面,囊越大壁结节越小为其特征。实性肿瘤为均一等或略高密度肿块。肿瘤周围无明显水肿。四脑室受压向对侧移位,幕上脑室系统不同程度的扩张。肿瘤可多发。
  增强:囊壁不强化,壁结节明显强化。实性肿瘤呈明显均一强化。
  MRI
    平扫:囊性部分呈液性长T1长T2信号,壁结节和实性肿瘤在T1WI与脑皮质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等信号,其内可见流空血管影。四脑室受压移位,幕上脑室扩张。
    增强:囊壁无强化,壁结节和实性肿瘤呈明显均一强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脑半球具有壁结节的囊性病变,囊壁不强化,壁结节明显强化,且位于软脑膜面是血管母细胞瘤的典型表现,一般不难诊断。囊性肿瘤应和蛛网膜囊肿、胆脂瘤、脑脓肿、囊性星形细胞瘤鉴别。蛛网膜囊肿多位于枕大池区,呈脑脊液样密度或信号,无壁结节。囊性星形细胞瘤囊壁可以强化,壁结节一般较大。

四、淋巴和造血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肿瘤好发于脑深部,如基底节部、脑室周围、胼胝体区,多数肿瘤邻近室管膜。单发者为等或略高密度病变,密度多较均一。边界多清楚,但也可模糊不清。肿瘤内可有坏死性低密度或点状钙化。多发者为散在结节或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周围可有不同程度水肿和占位表现。
  增强:单发和多发肿瘤均呈明显均一强化,边界清楚,病灶呈分叶或类圆形,少数为环状强化。
  MRI
    平扫:单发肿瘤在T1WI与脑皮质等信号或呈略低信号,在 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信号强度均一,边界较清。免疫缺陷的病人,肿瘤信号常不均,其内可见出血和坏死灶。肿瘤也可多发,甚至呈大片状浸润,边界不清,T2WI肿瘤呈弥漫性不均一高信号,广泛累及桥脑、小脑、大脑白质、基底节,类似大脑胶质瘤病。
  增强:多数肿瘤呈明显均一强化,边界清楚。免疫缺陷的病人,肿瘤可以呈环状强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虽有一定的特征,如平扫为等密度或等信号肿块,增强后明显均一强化,但定性诊断常困难。多发者不易与转移瘤鉴别。淋巴瘤对放疗非常敏感,多数病例放疗后肿瘤可以明显缩小或完全消退,但短期内容易再发。因此,随疹有助于鉴别。
MRI对肿瘤的显示优于CT。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不看不知道:超声诊断肺炎的新途径
  2. 头颅 CT 七大陷阱 你可别中招
  3. 消化系统影像征象大汇总
  4. 常用的几种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
  5. 几个典型的神经影像学征象
  6. 椎管内肿瘤如何鉴别?
  7. 进行性颅内出血:胎儿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8. 马长生:辐射虽猛,防护有道
  9.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10. 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