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放射诊断 > CT诊断

肿瘤射频消融与CT影像表现

时间:2007-04-17 20:33:56  来源:  作者: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安徽省新华肿瘤医院

鲍家启

 

  一、频消融演变

  利用热能治疗人体肿瘤并不是最近开展的。最早的描述记载来自于古埃及的Edwin Smith Ebers外科记录,其中描述了他们利用灼热工具和热油灼烧来破坏肿瘤的方法。国际上应用电流产生热能消融肿瘤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在1909Pozzi利用高频火花束治疗皮肤癌,称电灼疗法(fulturation)。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演变,电烙器械已广泛用于手术止血[12],目前已发展到计算机控制的射频治疗机。国内外所采用的大多为美国RF2000计算机多弹头射频治疗机,其功率为100W,射频率500MHZ,射频针为特制带鞘针,直径为3m,内装电极针10枚,治疗范围5cm,均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能量输出、组织阻抗和电极强度,治疗时间530分左右。近二十年来,肿瘤热疗获得迅速发展,在临床上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而倍受重视,国内开展热疗几乎与国际热潮同时起步,发展迅速,至今全国已有几百家大中型医院开展热疗研究,多数是利用微波进行体表或组织间透热,深部脏器肿瘤的射频透热治疗机仅在极少数大医院开展,主要应用进口射频治疗机,在B超和CT导引下实施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二、射频消融的原理

  射频消融探头分两种:单极和多极。单极直针状探头在肿瘤治疗中应用不多,原因在于针周围仅仅产生一个小范围的坏死区(直径<1.0cm)。射频(RF)电流在电极探针周围的几何分布,在针与组织接触的几毫米区域内产生一个相对均匀的辐射/传导热区域,主要由集束电极发出的中高频率的射频波(460KHZ)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撞击所产生的。局部热量可达80100℃。在组织阻抗低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动态膨胀的球形消融区域,如果组织受热和干燥很快,在电极探针的周围将产生高阻抗的组织凝块,并阻碍热向周围组织进一步扩散。灼烧组织最终区域与射频(RF)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例,在针状电极周围产生510mm范围内组织凝固性坏死。近年来开发出新颖的RF针状电极探针,带有多排钩状电极,钩状电极从针的尖端向肿瘤呈伞状展开,在超声或CT的实时引导下直接刺入肿瘤内,电极的最大有效直径达2.05.0cm,可产生2.06.0cm坏死凝固区域。由于新生的肿瘤组织对热耐受能力差,局部加温至3940℃癌细胞停止分裂4142℃可杀死癌细胞。因此应用射频消融可达到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防止肿瘤转移的目的。

  三、临床应用与CT影像表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小肠重复畸形2例
  2.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
  3. CT诊断特发性肝动静脉畸形1例
  4. 急性单纯性憩室炎诊断:超声完胜 CT
  5. 影像学新进展:非钙化斑块的 CT 测量
  6. TAVI 手术成功需要「软硬兼施」的 CT
  7. CT导向下近距放疗对肺癌的研究
  8. CT增强扫描中的相关概念总结
  9. 腹部CT扫描规范指南(中华医学会)
  10. CT检查对于胸部哪些疾病诊断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