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世廷,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X线诊断研究室;杨阳,山东省立医院健康查体中心
例1 男,19岁。患者于2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部右侧为著,阵发性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10天前始出现血便,为鲜血便或黑便,腹痛消失,偶伴有腹泻,给予抗炎、输血、输液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血便渐加重,自述行血管造影及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血便原因待查”收入院。
专科查体阴性。血常规:HGB 105g/L(参考值110~170)。结肠镜:镜下未见异常。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口服对比剂后,跟踪观察各组小肠至回盲部,可见部分小肠位于升结肠右外侧,并见一长约20 cm的肠管自小肠肠壁发出且两者呈横行“T”形关系,该肠管末端为盲管,粘膜明显紊乱,肠壁毛糙,尚可见扩张充盈。余段小肠未见异常,回盲瓣开放。诊断意见:考虑小肠重复畸形并小肠旋转不良,建议进一步检查。
手术:取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入腹,探查腹腔,小肠较短长约3m,部分小肠位于升结肠右侧,距回盲部约60 cm可见一长约20 cm的肠管自小肠肠壁发出且两者呈横行“T”形关系,该肠管末端为盲管。术中诊断:小肠重复畸形、小肠旋转不良。
行小肠重复畸形切除术,将畸形小肠及其远近端部分小肠切除送病理。病理诊断:(小肠)病变符合重复小肠伴Meckel憩室,憩室内衬胃粘膜。
例2 男,1月16天。患儿母亲于产前查体时发现胎儿腹部有一包块,未行特殊治疗。此后顺利产下,未见其他异常。3天前来我院行腹部超声示腹盆腔巨大囊肿,门诊以“腹部囊肿”收入院。
专项检查:腹部胀,下腹部未能扪及明显包块,大便常规:大便潜血(+)。超声:腹盆腔内探及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6.7 cm×5.3 cm×4.6 cm,壁薄,内透声好,上缘达双肾下缘。诊断意见:腹盆腔巨大囊肿。CT:右侧腹腔见最大横截面约7.5 cm×5.6 cm囊性水样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诊断意见:符合右侧腹腔囊肿CT表现,首先考虑淋巴管瘤。
手术:取右中腹部横切口入腹,探查腹腔,见腹腔内有少许淡黄色腹水,右腹腔内巨大包块,以空针穿刺吸出大量淡黄色液体。切开包块前壁,探查见其为肠重复畸形包块,紧贴回肠壁,与回肠不通,囊壁较厚。术中诊断:小肠重复畸形。沿包块两侧呈“V”形游离、切断、结扎肠系膜血管,游离5 cm长回肠,钳夹两侧肠管.切除5 cm长回肠及重复畸形送病理。病理诊断:(回肠)小肠重复畸形,小肠粘膜慢性炎。
讨论:
小肠重复畸形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因其附着于消化道的一侧且具有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目前统一采用消化道重复畸形这一命名。根据畸形的形态不同,消化道重复畸形分为3种类型:①球型或囊肿型;②管状型;③憩室型:常见于胸腹腔重复畸形。
消化道重复畸形常以并发症就诊,其所引起的症状与其大小、部位、是否与肠管相通有关,可伴有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肠套叠、肠坏死或穿孔、腹膜炎、呼吸窘迫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组例1即以血便(消化道出血)来诊。因临床上对本病的误诊率达15.8%,术前小肠造影和CT扫描检查可提高确诊率。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第23卷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