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CT、MIR室
李军 韦树华 赵家年 蒋会东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
何文彬 伍进 蒋宗惠
周围性肺结节的诊断有多种方法,如传统X线、CT、MR等,但都为非定性诊断方法,纤支镜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腔内型)的敏感性高达92%~96%,但对周围性甚至支气管腔外病灶敏感性明显下降,仅为25%~28%[1],对直径<2㎝的结节价值叫小。CT导向经皮肺穿刺术是一种简单、方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的定性诊断法,本文通过CT导向下肺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作出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自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32例经皮肺穿刺术。其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22~88岁,平均55岁,病灶最小约2.0㎝×2.5㎝,最大约12㎝×15㎝。
穿刺针
抽吸针使用国产9号腰穿针及日本QUICKCUT18G×17㎜切割槽长为10㎜。
穿刺方法
根据病灶的位置,患者采取仰卧、俯卧或侧卧,瞩患者平静呼吸。
CT定位扫描(使用TOSHIBA Xvision/EXP机器)根据病灶大小,选择10㎜或5㎜层厚扫描病灶,利用游标确定穿刺点并测量进针深度和斜角度。
常规局部消毒和麻醉后,采用带针芯的抽吸针或带切割的穿刺针在患者平静呼吸下,按预定深度及角度穿刺到达病灶的边缘,如病灶较大可将针外管直接到病灶内。
扫描确定针尖位置满意后拔出针芯,末端接50ml空针利用10~15ml负压旋转切割和往返切割标本,返切割深度需根据病灶大小而定,割完毕逐渐减低负压,将注射器连同针内管一起拔出。如一次所取标本过少,可利用外管固定位置或适当改变其深度与角度,再取1~3次。少量标本涂片作细胞学检查,组织块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作病理学检查,术后在行胸部CT扫描,了解有无气胸等并发症,若有气胸则应予留院观察,稳定者方可离院。
2.结果
32例穿刺病例穿刺成功率为100%(32/32)。其中恶性肿瘤24例,穿刺确诊20例,阳性率占83.3%(20/24),腺癌9例,磷癌10例,小细胞肺癌1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