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可清晰显示颈内动脉的血管形态变化,观察管壁斑块状态;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I)可同时获得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MSCTPI联合MSCTA更有助于临床医生全面了解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后患者的颅内血流动力学状况,我们收集24例经临床确诊为早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患者,在发病72h内行MSCTPI及MSCTA联合检查以探讨其在早期缺血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经临床确诊为早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52~69岁,平均为62.3岁,起病至就诊时间为4~72h。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一侧或部分患肢运动障碍12例,言语不清和构音不良6例,鼻唇沟变浅10例,一侧Babinski征阳性13例,Gordon征阳性9例,Hoffman征阳性6例。24例患者在就诊后立即行多层螺旋CT头颅常规平扫、MSCTPI及MSCTA检查。
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患者均有常规CT平扫检查,其中20例有常规MRI检查。应用GE 16层 LightSpeed 螺旋CT扫描仪,首先行常规5mm层厚、5mm层间距的横断面扫描,然后选取基底节至放射冠层面的四个层面作为感兴趣层面或在MR DWI、CT平扫明确病灶所在层面及其相邻层面,进行MSCTPI检查。扫描条件:80kV,200mA,视野(FOV)24cm,扫描速度1层/s,层厚20mm,扫描50s共获得200帧图像。延时7s开始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300mgI/ml)50ml,注射流率4.0ml/s。
MSCTPI后随即对颈内动脉行MSCTA检查,MSCTA扫描参数:层厚1.25mm,层间距0.625mm,螺距0.625:1,扫描速度0.8s/r,电压120kv,电流300mA,曝光时间9.3s,矩阵512×512。延时20-26s开始扫描,范围起自主动脉弓至外耳孔水平,扫描线与颅底平行,使用高压注射器以3.0ml/s注射对比剂(欧乃派克300mgI/ml)80ml。
1.3 图像处理
扫描数据传至ADW4.2工作站,使用Perfusion 3 CT灌注成像软件进行后处理,选择Brain Stroke-CT Perfusion协议。选取增强处于峰值的大脑前动脉作为输入动脉,选取同一层面的上矢状窦作为输出静脉,将感兴趣区(ROI)分别放置在相应血管内,软件经过计算生成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三种参数的函数图。通过灌注软件分别计算兴趣区rCBF、rCBV及MTT值,并进行定性分析:①延迟灌注:MTT延长,rCBV增加或正常(图1-5);②灌注不足:MTT延长、rCBV减少、rCBF明显减少(图6-8);③过度灌注:rCBV、rCBF显著增加(图9-11);④正常灌注:rCBV、rCBF及MTT均正常。
MSCTA的扫描数据经平滑重建后传送到ADW4.2工作站上,观察横断面图像以评价管壁斑块。分别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PR)观察颈内动脉的整体形态。全部MSCTPI和MSCTA联合检查及后处理时间20min。
1.4 颈内动脉MSCTA的狭窄程度判断标准
颈内动脉狭窄率计算以远端颈内动脉为对照,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NASCET)标准进行计算。分为无狭窄(血管阻塞 0%)、轻度狭窄(血管阻塞<30%)、中度狭窄(血管阻塞30%~69%)、重度狭窄(血管阻塞70%~99%)和完全闭塞(血管阻塞100%)。
1.5 梗塞体积的计算标准
按照Pullicino方法计算,梗塞灶>10cm3为大体积梗塞,5~10cm3为中体积梗塞,<5cm3为小体积梗塞。
2 结果
2.1 早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脑MSCTPI表现
24例患者中,1例MSCTPI表现为右侧基底节区及颞叶的过度灌注,5例表现为延迟灌注,16例为灌注不足,2例灌注正常。本组24例患者中,17例为大体积梗塞,5例为中体积梗塞,2例为小体积梗塞。22例在常规CT及MRI图像上为中及大体积梗塞的患者,MSCTPI均发现与梗塞灶相对应的异常灌注区,且均比常规CT及MRI图像上病灶体积大(图1, 2-5);2例灌注正常的患者,梗塞灶体积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