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3岁,反复鼻出血四月,耳部检查未见异常,听力无下降;
平扫示:左侧颈静脉窝扩大,内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骨性外耳道后壁不完整;
增强扫描示:左侧颈静脉、乙状窦、横窦异常粗大。
g3w
颈静脉窝内容纳颈静脉球,颈静脉球向上隆起与鼓室下壁毗邻。正常情况下二者之间有一层骨板相隔。颈静脉球有内移、外移、高位等解剖变异。CT上正常颈静脉窝最多不超过蜗窗水平。超过不一定有症状,但提示高位,在手术时应注意。
高位颈静脉球突入中耳腔可使鼓膜呈暗蓝色,容易误诊为颈静脉体瘤。在中耳手术时容易误伤畸形的静脉球而引起不易控制的出血。
一、颈静脉球瘤
1:颈静脉球瘤是起源于中耳和颈静脉孔区的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由上皮样化学感受器细胞组成,又称为化学感受器瘤。根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三型:鼓室型、颈静脉孔型和混合型;
2: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 当肿瘤长入鼓室影响或破坏听骨链时, 则可引起传导性耳聋若鼓膜也被破坏并侵入外耳道, 可出现耳流血脓, 产生有出血性的肉芽组织,兰色鼓膜;由于本病常有颈静脉孔周围及颅底骨质破坏, 因此该区的后组颅神经常被侵犯, 而产生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等受损害的症状;
3:颈静脉球瘤分三型: 颈静脉孔型的CT表现为颈静脉窝扩大, 其中有软组织密度肿物, 周围的骨质粗糙不平, 有不规则的破坏区, 范围大者, 相邻颅底骨质也有不同程度破坏; 鼓室型的CT表现为中耳鼓室内有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 部分可突入外耳道内; 混合型的CT表现为肿瘤同时累及颈静脉孔和中耳鼓室, 又称颈静脉鼓室球瘤。增强扫描各型颈静脉球瘤的软组织肿块均呈明显强化;
4:在诊断颈静脉球瘤时还应注意: 正常的右侧颈静脉孔大于左侧的颈静脉孔, 原因是右侧颈静脉和乙状窦较大, 所以应分清正常或异常的颈静脉孔,只有当颈静脉孔边缘骨质有虫蚀状破坏时才可提示本病的诊断。。
二、高位颈静脉球
是一种先天性变异;可表现为如本例:颈静脉窝扩大,内见软组织密度影(血管影),颈静脉窝边缘骨质光滑, 无破坏表现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或行颈静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文章来自:医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