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儿12例,均经临床证实,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5 d~24个月。有胎位不正史者9例,臀位产史者4例,难产史者6例,剖宫产史者3例。全部病儿颈部胸锁乳突肌中下份均扪及包块。
1.2 检查方法应用SEQUOIA 512、ACUSON 128XP10 ART、HPIP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0 MHz。病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采用直接扫查法,多切面连续扫查。对于不合作的病儿于检查前应用100 g/L的水合氯醛0.5 mL/kg保留灌肠,待其入睡后检查。二维超声主要观察两侧胸锁乳突肌形态、结构、肌肉条纹回声有无异常及其内部有无占位,同时测量占位大小或肌肉条纹回声异常区域范围。然后加用彩色多普勒即时观察肌肉及占位内部血流情况。
1.3 检查结果12例病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均发现异常声像图改变,病变位于右侧4例,左侧7例,双侧1例。所有病儿均发现胸锁乳突肌中下份增粗,胸锁乳突肌前缘部分有团块状回声,团块大小不等,边界较清,边缘较规则,沿肌肉长轴分布,大体呈梭形多见,内部回声较弱或略强,欠均匀,肌肉条纹回声几乎消失,可见增粗的肌肉条纹从包块中间或一侧通过;颈内静脉受压变形、狭窄。彩色多普勒表现:所有病儿占位内部未探及确切彩色血流信号,经降低速度标尺及脉冲重复频率后,肌肉条纹区域内均可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呈魔点状。频谱多普勒显示多呈脉冲型动脉频谱。
2 讨 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科常见病,其发病率约为0.2%~0.5%,发病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由于多数发生于难产、臀位产和剖宫产病儿,最早认为其病因是产伤引起血肿纤维化;或肌肉损伤后肿胀,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缺血性挛缩,但一直未能得到证明[1]。
|